长三角经济数据 - 2025年1 - 2月沪皖江浙PPI延续低位,CPI均负增长,2月同比分别为 - 0.7%、 - 0.7%、 - 1.1%、 - 0.9%,食品、交通通信等成主要拖累项[3][7][8] - 消费端安徽、江苏向好,1 - 2月安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7.5%,江苏社零同比增5.1%;浙江增速略下滑,上海跌幅边际收窄[3][10] - 外贸端安徽进出口增速领跑,“新三样”出口翻倍;上海民企出口首超外企;江苏对东盟进出口同比达17.4%;浙江民企贡献81%进出口,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同比增25.1%[3][11][12][14][15] - 投资端江苏首现负增长,上海、安徽和浙江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改善,同比分别为8%、5.4%、 - 0.7%、2.1%[3][16] - 工业端整体向好,皖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超8%,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增[3][7] 长三角产业发展 - 三省一市出台政策推动2025年经济回升向好,如上海发改委制定8方面举措,安徽从五方面推动经济向好等[22][23][26] - 人形机器人崛起,2025年1月7日至2月26日,Wind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47%,长三角占先机,企业数量和市值占比较高[27][28] - 上海聚焦尖端创新,2025年预计出货超万台;安徽建成两个产业先导区;江苏苏南等地布局新赛道;浙江抢先布局,7家企业发布整机产品[3][35][38][41][45] 长三角一体化动态 - 浙沪苏皖市场监管局联合推进长三角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实训中心管理与应用协同工作,目标到2026年底实训中心达40家以上[49] 重要会议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安徽、江苏、浙江代表团分别提交议案和建议,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多方面内容[3][51][52][53][54]
长三角经济新观察(三月):价格承压,人形机器人引领新动能
海通证券·2025-03-31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