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贸易紧张局势给经济增长带来下行风险,预计货币和财政政策将进一步放松,但财政空间有限,货币宽松政策将发挥重要作用,且宽松政策不足以抵消增长受到的损害 [1][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即将到来的增长拖累 - 美国政府将于4月2日提议征收对等关税,可能针对特定经济体,亚洲有10个经济体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其中7个位列前10名,面临贸易紧张局势加剧风险;特朗普总统还将宣布对部分行业征收关税,增加政策环境不确定性,拖累资本支出和贸易,对增长前景构成下行压力和风险 [8] 亚洲地区政策制定者应对增长下行风险的措施 - 预计货币宽松政策多于财政宽松政策,利率预测比市场一致预期温和,风险倾向于降息幅度超预期;美联储短期内可能限制亚洲货币宽松空间,因近90%经济体通胀率低于目标,且多数央行视关税和不确定性为增长拖累,但亚洲名义政策利率总体低于美国;预计本轮降息次数超2018 - 19年,对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政策利率预测更温和 [9][10] - 财政政策受较高债务比率和政治动态制约,除台湾外各经济体公共债务比率比2017年高出3 - 37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温和扩大40个基点,而2017 - 19年扩大1.1个百分点 [18] 评估亚洲前景的框架 - 考虑贸易敞口、特定经济体的关税风险敞口、原有宏观形势三个因素,将亚洲地区分为三组:敞口较大的有中国内地、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度风险敞口的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受影响最小的是印度和日本 [27][28] 个别经济体的政策前景 澳大利亚 - 财政宽松政策已在进行,预计短期内还会出台更多,关注五月大选后支出放缓风险,尤其少数党政府尾部风险;预计澳大利亚央行5月再降息25个基点,存在稍后降息风险 [30] 中国 - 自2024年9月以来广义财政赤字扩大1个百分点,60%归因于净需求刺激,预计进一步小幅扩张至GDP的12.5%,7月底政治局会议前不太可能宣布进一步宽松政策;预计中国人民银行防范货币贬值,短期内保持银行间利率在政策性回购利率之上,下半年适度下调政策利率25个基点 [43] 印度 - 政策制定者承诺2026财年进一步财政整顿,合并预算预计占GDP比重缩小0.6个百分点至7.5%,但外部不利因素下有暂停整顿转向逆周期宽松政策空间;预计印度央行在政策利率、流动性和监管行动三方面采取宽松政策,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时有额外降息1 - 2次空间 [67] 印尼 - 3%赤字规则、疲软税收增长前景和支出优先项增加限制财政政策放松,央行需进一步降息缓解关税负面影响,预计未来还有100个基点降息,时机和步伐取决于汇率走势、经济增长态势和核心通胀数据 [77][78] 日本 - 公共财政改善使政策制定者在经济放缓时有一定财政宽松空间,但高债务水平限制积极举措;防卫开支逐步提升,但缺乏公众支持难以大幅提高 [85][86] 韩国 - 短期补充预算案通过推迟,财政赤字比2024年收窄;预计韩国央行继续降息至终端利率2% [96] 台湾 - 因政治挑战和财政审慎政策路径依赖,预计本轮无实质性财政宽松政策;按美国要求增加防务开支短期内有挑战;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降息12.5个基点,也存在维持利率不变风险 [102]
摩根士丹利:更多关税即将到来,政策宽松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关税的影响?
摩根·2025-04-01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