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4-01
银河证券·2025-04-01 17:07

宏观经济 核心观点 2025年3月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PMI均处扩张区间,经济展现韧性,但价格指数低迷抑制企业利润,需求可持续性待观望,政策改革需耐心等待,投资看好消费、机械和科技成长板块[2][6] 各方面情况总结 - 供需回暖,需求主线为政府支出、以旧换新和抢出口,生产和新订单指数上升,新出口订单超预期上行,部分行业新订单PMI环比上行[2] - 价格指数下滑,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反映有效需求不足和企业信心不足[3] - 库存磨底,企业观望需求持续性,采购量指数微降,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3] - 进口下降,受内需动能、消费政策和贸易态度影响,1 - 2月中国商品进口同比下降8.4%[4] - 非制造业扩张,建筑业回升创新高,服务业回升但居民服务表现低迷[4] - 后市展望,经济结构性复苏特征明显,关注政策落实,投资看好消费、机械和科技成长板块[6] A股市场 核心观点 4月A股大概率窄幅震荡,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布局科技、消费等板块价值股[8] 各方面情况总结 - 市场走势受经济数据影响,4月是数据和财报披露期,投资者情绪谨慎[8] - 部分行业发展态势好,消费行业有望回暖,科技行业持续发展[8] - 投资策略攻守兼备,聚焦有业绩利好的成长型价值股[8] 农业 核心观点 2月CPI同比下降,农产品贸易逆差降低,3月农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关注猪企、宠物食品等投资机会[11] 各方面情况总结 - 2月CPI同比 - 0.7%,食品中猪肉同比 + 4.1%,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 - 26.77%[11] - 3月农业指数 + 3.51%,动物保健和养殖业涨幅居前,种植业表现靠后[11] - 3月自繁自养利润好转,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略增,预计25年猪价平稳,关注优质猪企[12] - 国内宠物食品市场扩容,2月出口量增价低,行业处成长初期,关注优质企业[13] - 投资建议关注猪企、宠物食品、黄鸡和养殖链后周期[14] 中国中车 核心观点 2024年业绩增长稳健,动车组业务放量,看好铁路装备业务增长[16] 各方面情况总结 - 2024年实现收入2464.57亿元,同比增长5.21%,归母净利润123.88亿元,同比增长5.77%[17] - 铁路装备和新产业业务驱动业绩增长,动车组业务收入高增,机车及货车收入下滑,新签订单同比增长7.90%[18] - 毛利率稳中有升,费用率管控良好,净利率同比提升[19] - 铁路投资有望维持高位,动车组需求支撑铁路装备业务增长[19] - 设备更新推进,机车更新弹性有望释放,公司新能源机车有望受益[20] 金盘科技 核心观点 电力设备稳盘,AI数字化打造新动能,给予“推荐”评级[22] 各方面情况总结 - 公司发展稳健,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得益于拓宽产品领域和拓展市场[23] - 干变市占率领先,数据中心订单激增,受益于AI算力需求,未来有望持续受益[24] - 产能布局全球化,海外市场打开成长空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外销订单增长[25] - 储能收入高增,产品性能优越,掌握关键部件核心技术,产能充足[25] - AI赋能数智化生产,进军工业机器人,有望贡献新动能[26]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5.95、8.87、11.67亿元[27] 南方航空 核心观点 客运复苏拉动营收,需求回暖驱动减亏提速[29] 各方面情况总结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42.24亿元,同比增长8.94%,归母净利润 - 16.96亿元,同比减亏59.71%[29] - 客运复苏驱动增长,收入端旅客运输量和客座率提升,成本端业务成本增长但单位成本下降,费用端四大费用整体增长[30] - 需求回暖叠加供给优化,客运收入有望加速增长,运力优化提升效能,航线网络优势深化[31] 中国中免 核心观点 需求承压,关注市内店及国际化布局,维持“推荐”评级[33] 各方面情况总结 - 2024年实现营收565亿,同比 - 16.4%,归母净利42.7亿元,同比 - 36.4%[33] - 需求仍承压,机场渠道盈利能力改善,海南离岛免税受冲击,机场线下免税销售恢复[33] - FY24毛利率稳中有升,费用管控加强,但净利率同比下滑[34] - 市内店 + 出海布局逐步完善,国际化战略起步,已开业多家免税店[34]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至51.2、58.7、71.6亿元[35] 凯莱英 核心观点 常规业务保持增长,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维持“推荐”评级[38] 各方面情况总结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下降25.82%,剔除大订单影响后同比增长7.40%,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下降58.17%[38] - 常规业务增长,小分子业务盈利能力恢复,新兴业务增长前景好,在手订单增速较好[39][40] - 推进海外商业化产能布局,英国工厂投入运营并获取订单[40] - 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发展信心[40]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66、74、83亿元,归母净利润11.4、13.6、16.1亿元[41] ESG 核心观点 实现净零排放需加速进展并加强公私合作,提出新合作框架[43] 各方面情况总结 - 实现净零排放面临挑战,工业部门脱碳进展落后,公私合作关键[44] - 公私合作净零转型框架包括提供激励、开发金融机制、促进碳追踪等八个方面[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