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时代的精细化工革命:技术要素驱动下的行业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
新世纪资信评估·2025-04-02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精细化工行业注重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成为发展新趋势,科技赋能或加快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及提升生产效率 [1] - 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行业发展前景好,相关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加速,是精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方向 [1] - 精细化工企业信用质量核心驱动力集中于技术壁垒与产品竞争力、研发强度与成果转化、环保投入与绿色生产、信息化覆盖强度 [1] - 未来精细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将提升,延链提质企业有望量利齐升,行业龙头和细分领域优势中小企业获支持,落后企业面临市场出清压力,信用质量或分化,且转型升级中企业可能面临财务风险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技赋能将加快关键精细化工材料国产化进程并提升生产效率 - 政策引领下精细化工行业发展方向为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我国企业在部分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科技赋能或加快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提升产业化效率 [4][6] - 我国精细化工企业平均研发强度约 3%,研发强度超 1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不足 5%,高端化学品研发投入有待加强 [6] - 2024 年度我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企业二十强在多个行业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7][8] - 科技赋能精细化工行业体现在通过 AI 预测材料关系、匹配上下游需求、接入生产体系,可缩短研发和验证周期、提升产业化效率、降本增效 [9] 重点领域国产替代是精细化工行业提质升级的方向 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 - 政策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预计 2024 -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 CAGR 超 57%,2029 年中国市场规模占世界总量 32.7%,我国相关专利申请数量领先 [10][1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为上游化工新材料行业带来机遇,其使用的有机和无机材料需满足轻量化、感知交互、驱动系统等要求,高端材料国产替代加速 [13][14] - 轻量化材料中 PEEK 性能优异,我国对其上游核心原材料氟酮自给率提升,中研股份突破核心技术,占国内市场份额约 50%、全球约 18% [17] - 感知交互方面 PI 薄膜性能优异,我国将其列为关键战略材料,株洲时代华鑫建成国内首条生产线,瑞华泰产品打破杜邦垄断,全球市场占比约 6% [18][19] - 驱动系统中电池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未来固态电池有望规模化应用,全球固态电池以日、中、韩为主,我国目前以半固态为主 [20] 半导体应用领域 - 美国加大对华半导体产业围堵,我国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半导体产业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半导体材料市场增长空间大 [22][24] - 国内半导体材料中低端和传统封装领域国产化率超 50%,硅片、湿电子化学品、高端光刻胶等关键领域国产化率不到 30% [26] - 掩膜版在半导体材料成本中占比约 12%,全球独立第三方市场主要由日美企业垄断,我国成熟制程国产化率约 10%,高端制程不足 3% [27][28] - 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约占半导体材料成本 14%,全球市场主要由日本和美国企业垄断,我国国产化率不足 20%,高端 ArF/EUV 胶低于 1% [29][30] - 电子特气占半导体材料成本 13%,全球市场主要由德、法、日、美企业主导,预计 2025 年我国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 25% [31] 精细化工企业信用质量的核心驱动因素 - 技术壁垒与产品竞争力体现在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客户认证,有突出技术和产品优势的企业更具竞争力和获资金支持 [34] - 我国精细化工企业研发强度低于国际水平,需高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推进核心技术突破,高研发企业易获补贴和资金支持 [35][36] - “双碳”背景下企业环保投入与绿色生产体现在绿色工艺、资源循环与废物治理、环保装置升级,环保投入高的企业可获绿色债券发行资格 [37] - 精细化工企业信息化体现在研发、生产、仓储、销售、财务管控等多方面,信息化覆盖强度高的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竞争力更强 [38][39] 精细化工企业信用质量演进趋势 - 精细化工行业将围绕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发展,国产替代新材料领域加速发展,延链提质企业有望量利齐升 [40] - 行业龙头和细分领域优势中小企业获支持,落后企业面临市场出清压力,信用质量或分化 [40][42] - 企业转型升级中资本投入可能导致刚性债务规模上升,研发失败或市场供需错配会加剧财务风险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