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赋能转型升级进行时:机械行业技术要素对信用质量的影响分析
新世纪资信评估·2025-04-02 0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质生产力推动机械行业技术革新、结构升级,催生新需求和商业模式,提升行业整体信用质量,转型期企业信用质量分化或加大 [2][4] - 技术投入短期内与企业盈利无显著相关性,长期将带来技术溢价,从多方面提升企业信用质量 [2][79] - 新质生产力代表性领域具高成长性,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 [2][4] 各部分总结 我国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特征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基础提升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方式跃迁,推动机械行业技术革新、结构升级,催生新需求和商业模式 [5] - 技术创新驱动行业从传统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突破关键技术和短板,创造市场增量,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6] - 要素重组突破传统生产力增长模式,通过智能化设备和 AI 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规模报酬递增 [10] - 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带来整体产业体系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新动能利润较快增长 [11][12][13] 机械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表现形式 - 科技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2024 年机械行业新批准建设 33 家行业创新平台,累计达 290 家 [18] - 智能化工厂建设取得进展,2024 年 80 多家机械企业入选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6 座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智能制造技术提升设备作业率,降低成本 [20] - 再制造技术可节约成本、节能节材、减排,延长设备生命周期,具有降本增效和环保价值 [24] - 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收入来源,未来机械设备企业将打包销售设备、软件和服务,徐工集团服务收入占比和客户满意度提升 [25] - 专精特新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机械领域“小巨人”企业众多,民营企业占比高,盈利能力突出 [26][27] 新质生产力代表性领域及企业分布 - 工业级人形机器人依靠 AI 等技术拓展应用边界,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占产业链价值最高,中美企业主导,未来 5 年或爆发式增长,面临成本高、技术瓶颈等问题 [29][34][38] - 工业级 3D 打印机属于增材制造技术,可制造复杂结构零件,材料利用率高,头部企业占据高端市场,行业处于初创期,面临规模化成本高、材料限制等问题 [39][43][48] - 低空经济工业用无人机可替代人工完成复杂作业,中游整机制造及配套是产业链核心,市场集中度低,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政策推动商业化提速,面临空域管理和基础设施不足、核心技术待突破等问题 [49][52][56] - AGV 无人仓智能物流实现仓储物流全流程无人化操作,软件系统和高端硬件是价值最高环节,国际头部企业聚焦高端市场,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面临核心部件依赖进口、行业标准未统一等问题 [58][62][66] - 高精尖军工产品涵盖多领域,以国企为主导,形成国家队 + 民企配套生态链,新质战斗力为新增长引擎,面临航空发动机寿命、高端芯片自主化不足等问题 [69][71][76] 技术要素对机械行业信用质量的影响 技术对机械企业信用质量的影响路径 - 短期影响路径未提及 - 长期影响路径:技术领先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经营风险;技术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提升收入/利润稳定性和偿债能力;技术专利提升抵押品价值、增强融资能力;技术投入提高资产周转效率、改善现金流;符合产业政策的技术企业获得补贴/低息贷款、降低财务费用 [82] 技术要素影响的量化分析及模型 - 全要素生产率(TFP)模型:计算出 2023 年度机械行业平均 TFP 增长率为 1.78%,高于同期我国全要素生产率 0.8%,反映行业加快转向新质生产力 [82] - 直接贡献模型:研发投入与收入和存货周转率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盈利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现阶段多数企业处于研发投入期,技术投入的盈利拉动作用未体现 [84] - 技术因素的评价:从研发投入强度、研发创新深度、研发迭代速度、成果转化效益、技术储备前瞻性、研发风险管理六个方面设置指标进行化档评价,并筛选出技术指标表现突出的企业 [85][88][89] 机械行业信用质量变化趋势 信用质量提升及分化 - 新质生产力提升行业整体信用质量,转型期企业信用质量分化或加大,经营韧性强的企业有望获得技术溢价,经营韧性不足或研发实力不强的企业信用质量削弱 [91][92][95] 国内外市场结构重构 - 新质生产力通过进口替代增量和产品出海提升国际影响力重构全球市场结构,我国机械行业在中高端技术突破期,进口替代空间大,出口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 [96][97][102] 设备更新政策红利 - 国家统筹安排 3000 亿元左右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我国设备更新空间大,政策可降低企业成本,拉动高技术产品生产,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振中短期市场需求 [104][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