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即将落地,市场情绪延续承压,建议均衡配置“高弹性+高股息”板块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待关税等风险落地,短期或现弹性上涨机会 [2][4] 市场策略 - 本周市场聚焦美国经济数据、大范围关税政策措施和力度 [3] - 短期缺乏叙事主题,资金延续分歧,恒生科技指数连续两周盘整,自高点回落超10%进入技术性调整区间 [4] - 关税新一轮冲击,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美股调整风险传导至亚太地区 [4] - 大范围“对等关税”落地在即,市场预测4月2日美国将公布含高达20%全球性关税的新一轮政策 [4] - 美国本周公布非农就业等重要经济数据,预计资本市场波动率维持高位,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4] 科技与高股息板块分析 - 避险情绪升温,市场呈现结构性交易特征,继续推荐“高弹性+高股息”配置策略 [5][6] - 医疗健康板块逆市上涨,CDMO/CMO公司及创新药企业表现良好 [7] - 科技和消费行情调整,部分资金轮动至高股息板块,煤炭股受益上涨 [7] - 消费板块呈结构性行情,业绩强的公司股价冲高,未超预期的公司随大盘震荡走低 [7] - 看好港股AI及科网板块和半导体产业链,建议布局具备技术积累和商业化能力的龙头企业 [7] - 海外波动仍存,建议以高股息板块作为防御性底仓,关注电力公用事业、电信运营商、银行等板块 [7] 港股行业动向 AI领域 - OpenAI对GPT - 4o和Sora重大更新,融入原生图像生成功能,虽新模型有局限,但文生图能力进化使更多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 [12][13] - 阿里通义千问团队发布旗舰级多模态模型Qwen2.5 - Omni,具有Omni和创新架构、实时语音和视频聊天等特点,性能测试优于类似大小单模态模型 [16][20] 消费领域 - 可选消费板块业绩整体优于必需消费,可选消费板块公司利润端表现好于必需消费,总量口径下可选消费板块合计净利润表现为+39.4%,必需消费为 - 2.76% [11][21] - 可选消费子板块中,电子商务、家具和办公产品营收超预期比例75%,服装和纺织产品、休闲设施及服务、汽车板块利润端超预期比例超50% [24] - 必需消费板块仍承压,家居用品和食品板块营收端较好,必需消费品批发和零售利润端较好,随着政策落地有望边际改善 [30] - 出海和情绪消费是消费板块增长亮点,如泡泡玛特境外营收大幅增长,管理层预计2025年整体营收同比增长50%,海外市场增长超100% [35] 港股市场数据概览 港股周度综述 - 港股过去一周(2025年3月24日 - 3月28日)延续回调,科技板块调整力度最大,估值接近2024年10月高点,股债性价比风险溢价回升,南向资金净买入回升 [40] - 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港股跟随全球主要股指回落 [40] - 港股估值继续回落,上市公司盈利过去一周边际下修 [40] - 股指回调后市场风险溢价回升,恒指以美债利率为基准的风险溢价从均值以下两倍标准差快速反弹,相较于中债利率的风险溢价回升至历史均值上方,南向资金净买入幅度上升,AH溢价指数回落 [40] - 恒指14天RSI指标持续回落,远离超买区间,市场拥挤度缓和 [40] 港股行业表现总结 - 过去一周(2025年3月24日 - 3月31日)港股行业普遍承压,仅医疗健康和原材料板块小幅上涨,信息技术板块继续回调 [69] - 行业表现上,前期热门信息技术板块调整,资金由成长板块流入高股息板块 [69] -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板块是主要流入行业,比亚迪电子、腾讯、小鹏汽车、中国移动为主要净卖出标的 [69] - 上周板块整体卖空占比持续上升,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原材料板块升幅明显 [69] - 行业动能方面,日度动能除医疗健康、原材料和金融外其他板块走弱,周度动能大部分板块进入落后区间,仅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动能位于领先区间,原材料和医疗板块动能改善 [69]
港股周报-2025-04-02
交银国际·2025-04-02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