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40,670.5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营业收入35,406.7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6.69万元[21] 公司规模 - 子公司7家,参股公司1家,员工总数961人,业务区域覆盖20余个省份或直辖市[22] 奖项荣誉 - 2024年4个项目获安徽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协会“2024年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16] - 2024年共获全国、省级行业协会各类设计奖项25项[24]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各类设计奖项645项[27] - 2024年在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八届建设工程BIM大赛”获二类成果1项,在第八届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大赛获民用建筑(综合)一等奖1项,在合肥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获16项大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108] ESG相关 - 公司发布2024年1月1日 - 12月31日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3][4] - 识别出17项实质性议题,发放调研问卷228份[41] 绿色建筑与节能 - 屋顶光伏板约1000m²,年发电量约17万千瓦时,占总用电量4%[51] - 屋顶太阳集热板约40m²,每年可产生热水量约230吨[51] - 雨水收集系统年总收集雨水量约3100m³,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约为19%[51] - 太阳能光伏系统年发电量约16.8万千瓦时[49] - 变频多联中央空调实际能效比约6.5[49] - 2024年公司有45个绿色建筑项目,12个绿色建筑认证,认证比例为26.67%[122] - 公司设计咨询的先进半导体封装材料生产项目,在11,000㎡屋顶及车棚建设2.2MW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230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2,061吨[123] - 先进半导体封装材料生产项目构建三级污水处理系统实现73.38%的水重复利用率,能耗强度同比下降18%[123] - 长丰县中医院南区“地热 +”供暖制冷项目年降低CO2排放约1,024.3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54公顷[126] - “中科院合肥创新院低碳办公园区项目”获安徽省建筑绿色运维与节能改造典型案例第一名[129] - 光伏与充电桩一体化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206.32万千瓦时,85%电量由业主消纳,减少碳排放约1451吨/年[161] 标准与课题 - 参编1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和1项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图集[31] - 主持6项省市级课题[31] 公司治理 - 2024年公司完成14项制度修改完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女性董事2名[74] - 2024年股东大会会议3次,监事会会议7次,董事会会议9次等[75] - 2024年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65个问题,回复率100%,接听投资者来电30余次[79][83] - 2024年审核合同600余份,审核公司及所属子公司主要制度10余项[81] - 2024年信息披露违规行为0起,未受到监会、交易所等相关部门处罚[82] - 2024年项目承揽合同法律审核率达100%,完成采购招标开标现场合规性监督30余项[84] - 2024年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培训覆盖员工总数达288人[90] - 2024年公司访问控制机制覆盖率达100%[97]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公司研发人员125人[10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113] - “一种超声波流量计探头绑扎带、定位结构及使用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设计计算软件V1.0”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授权[115] 未来规划 - 2025年1月底前完成数字技术基础能力培训,2025年底前完成BIM正向设计、AI方案创作与施工图设计的试点项目[101] - 2026年底前深化全院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形成数字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的常态化机制[101] - 2027年打造不少于2个数字业务化新业态[101]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全职男性员工占比71.9%,全职女性员工占比28.1%[174] - 截至2024年底,30岁以下员工占比24.66%,30 - 40岁以下员工占比51.20%,40 - 50岁以下员工占比15.92%,50岁及以上员工占比8.22%[174] - 截至2024年底,汉族员工占比98.75%,少数民族员工占比1.25%[174] - 截至2024年底,管理层中女性总占比25.61%,中级管理层中女性占比25%,初级管理层中女性占比28.21%[175] - 2024年,社会保险覆盖率100%,员工入会率100%[179][180] - 截至2024年底,员工总数961人,劳动合同签订率100%[18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名,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6名,安徽省建设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名,各类专业人员注册257项[195] - 2024年全职员工平均培训7.01小时,开展专项培训55项,员工覆盖率100%[196] - 2024年技术讲座与专家培训共计45场,覆盖2080人次[196] 其他 - 公司协助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制定零碳建筑(园区)发展相关法规政策等[136] - 公司形成《安徽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研究报告》等文件[140] - 公司联合搭建“光储直柔”联合实验室,成立零碳建筑(园区)专业委员会[140] - 2022 - 2024年直接(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90.12吨、106.12吨、93.81吨二氧化碳当量[145] - 2022 - 2024年间接(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894.79吨、916.32吨、1048.71吨二氧化碳当量[145] - 2022 - 2024年能源消耗总量分别为256.42吨、269.16吨、293.00吨标准煤[155] - 2022 - 2024年每百万营收能源消耗总量分别为0.50吨、0.53吨、0.83吨标准煤/百万营收[155] - 2023 - 2024年天然气消耗总量分别为1667.51立方米、1707.64立方米[152] - 2023 - 2024年电力消耗总量分别为13796兆瓦时、1954.36兆瓦时[152] - 2023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消耗量占比分别为8.89%、8.06%[154] - 2024年公司依据《安徽国控集团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 - 2025年)》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96] - 2024年公司对排前30的风险因素问卷调查,形成前10风险因素清单并制定应对措施[98]
建研设计(301167)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