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 - 近期政策密集释放供给侧改革信号,本轮改革预计围绕化解部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和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展开[2][10][11] 产能过剩行业判断 - 2024Q4工业产能利用率处于65.9%历史分位,工业和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6.2%和76.4%,已回升至轻度过剩区间[12][18] - 综合指标看,非金属矿物、黑色金属等行业可能存在产能过剩,光伏、锂电等新兴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压力,截至3月底,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和碳酸锂价格分别较2022年末下跌75.6%和86.5%,2024年前三季度光伏板块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仅为 - 0.53亿元[23][25][37] 产能过剩类型及应对 - 产能过剩分为摩擦性、周期性、结构性三种类型,结构性产能过剩是本轮供给侧改革重点对象[3][38][40] 地产链上游行业情况 - 钢铁、水泥等地产链上游行业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预计2030年我国钢材需求量约8亿吨,年均下降1000万吨左右,2024年我国特钢进口量达311.2万吨[41] - 钢铁行业预计减产3000 - 5000万吨,多地明确2025年底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目标在4% - 40%不等,水泥行业预计围绕淘汰落后产能、推行错峰生产等展开改革[51][56] 新兴产业情况 - 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兼具摩擦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锂电行业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改善,2024年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恢复至76.3%,亿纬锂能2024年上半年达83.6%[59][62] - 破局新兴产业“内卷式”竞争需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着手,如整治违规补贴、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4][65] 风险提示 - 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和节奏可能低于预期,房地产下行、出口回落或超预期[5][67]
价格战何时休?新一轮供改破局
国金证券·2025-04-06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