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对特斯拉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 - Line”(与基准表现一致),目标价为430美元,2025年1月15日收盘价为428.22美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体现AI交易已开启,年初两周多收到大量投资者关于通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重叠领域即具身AI投资路径的问题 [2] - 2025财年,投资者关注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未来迭代的实际可衡量变化率、网络出租车/机器人出租车里程碑、Optimus人形机器人更先进演示及埃隆·马斯克推动联邦规则制定以促进自动驾驶部署的能力 [6] - 具身AI范畴远超人形机器人,涵盖能在物理世界导航和操作物体的智能机器,投资者关注机器人/具身AI形态、xAI与特斯拉关系等话题 [6] - 物理AI发展使投资者关注机器人硬件瓶颈及关键供应链的弹性和安全性,特斯拉在填补下一代制造和供应链空白方面的作用将推动增长和股东价值,预计其总可寻址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特斯拉核心汽车业务 - 市场共识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汽车毛利润率(不包括零排放车辆)为15%左右,2025财年销量增长10 - 15%,但对特斯拉核心汽车业务讨论极少,反映出对整体电动汽车市场的负面情绪和中国竞争加剧 [6] 投资者关注要点 - 投资者关注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未来迭代的实际可衡量变化率、网络出租车/机器人出租车从0到1个城市部署的里程碑、包含Optimus人形机器人第三代硬件更先进演示的潜在AI日,以及埃隆·马斯克推动联邦规则制定以鼓励自动驾驶部署的能力 [6] 具身AI范畴 - 具身AI远不止人形机器人,指任何具备推理计算能力和摄像头收集环境视觉数据、能在物理世界导航和操作物体的机器,这些“探测器”为视觉语言驱动基础模型提供数据 [6] 机器人硬件瓶颈 - 市场思考物理AI时,投资者需探索机器人物料清单涉及的硬件领域,关键组件生产地多样,常在中国而非美国,AI实体化引发对关键供应链弹性和安全性的关注 [8] 特斯拉的作用 - 随着智能AI进入物理世界,关键组件供需缺口将显现,特斯拉在填补下一代制造和供应链空白方面的作用将成为增长和股东价值的重要驱动力,预计其总可寻址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8] 行业内公司情况 - 列举了测试人形机器人、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已知人形机器人部件或AI供应商、内部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包括亚马逊、宝马、宁德时代等众多国内外企业 [13] 特斯拉各业务估值 - 特斯拉各业务在基于分部加总法的基础情景下的估值:特斯拉汽车(核心)89美元、特斯拉能源66美元、特斯拉出行/拼车90美元、特斯拉网络服务(净)168美元、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第三方17美元 [14]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列出汽车与共享出行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2025年1月15日价格,如Adient PLC评级为“U”(减持),价格17.49美元;特斯拉评级为“O”(增持),价格428.22美元等 [77][79]
摩根士丹利:特斯拉与具身人工智能瓶颈
摩根·2025-04-06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