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新一轮关税出台后亚太股市受冲击,港股显著下跌,虽关税对中国经济和市场有影响,但港股市场具备结构性支撑 [1][2] 全球宏观形势 - 美国新一轮关税出台后亚太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港股周一开盘显著下跌,反映超预期关税政策下市场情绪发酵 [1] -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实施 34%“对等关税”,叠加此前已加征部分,对华关税水平攀升至 60%+,中国内地公布对等反制措施,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 34%关税 [1] - 全球性 10%基础关税于 4 月 5 日落地,“对等关税”计划 4 月 9 日实施,可能根据谈判进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延迟,且后续关税可能针对性下调或进一步施压 [1] 对华影响预估及政策应对 - 参考 2018 年贸易摩擦出口弹性,美国此轮对华 60%+关税加征或使中国对美出口下降超 30%,预计对 GDP 直接影响约 1 个百分点,但总需求有不确定性 [2] - 外需压力需内需支持对冲,预计有更多内生性政策支持落地 [2] - 宏观不确定因素下短期避险情绪维持高位,风险资产面临调整压力,双边谈判刚开始,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2] 港股市场结构性支撑 - 港股多数板块以内需导向为主,内需政策加码将提供支撑,AI 等行业技术升级推动后市有结构性主题行情催化 [2] - 本轮港股上涨受 AI 估值重估驱动,配置集中于科网龙头股,其他板块估值提升有限,港股高股息板块对内资有吸引力 [2] - 外资尤其是长线资金整体仓位偏低,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时对港股抛压相对有限 [2] - 关税压力下外需前景不确定,人民币贬值压力阶段性上升,但美国衰退风险上升压制美元,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相对韧性 [2] 图表信息 - 美国声称被征收的关税基本就是贸易国的逆差与进口比值 [4][5] - 展示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比例以及中国出口占 GDP 比例 [6] - 呈现港股 2025 年 1 季度不同机构的持股变化 [9][10] - 显示全球主要股指中港股估值仍存在一定安全边际 [11] - 展示港股二级行业最新的动态市盈率及其过去 10 年历史区间 [14][15]
新一轮关税冲击下的思考:外部压力与结构支撑
交银国际·2025-04-07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