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酸锂:美国关税政策对锂需求的影响
五矿期货·2025-04-08 1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特朗普政府推出“对等关税”后,美国本土锂电领域将遭遇成本抬升问题,可能抑制锂电储能和动力电池消费;短期直接影响最大的为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储能电池;中长期,美国本土企业原材料对外高度依赖,若“对等关税”严格执行,日韩材料供给也会存在关税高企问题,影响美国国内锂电终端消费需求 [1][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政策演变 - 2019年5月10日,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锂电材料商品关税大幅增加,如电解液关税为30%,铁锂正极为29.1% [3] - 2020年初,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国将部分对华关税从15%降至7.5%,电池和电池材料的加征关税调整到7.5% [3] - 2024年5月14日,拜登宣布提高部分中国进口产品进口关税,总价约180亿美元,锂电相关产品关税成倍增加,电动汽车附加关税从25%升至100%,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上调至25%,储能电池产品关税2026年正式实施,同样提高到25% [4] - 2025年2月4日,美方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3月4日提高到20%;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政策,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华征收34%的“对等关税”,今年以来对华加征的新增关税增加到54%;4月9日起,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动力电池和电池材料将面临超80%的总关税税率,储能电池年内总关税超60%,2026年总关税超80% [5] 美国锂电消费需求 -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是全球最大锂工业国家;90年代日本实现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应用,全球锂消费中心转移到东亚地区 [7] - 2021年开始,拜登政府推动交通工具电动化及绿色能源配套,美国锂电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24年,美国全年销售电动汽车154.7万辆,同比增长11.3%,较2020年增长近5倍,电动汽车总体渗透率约9.7%;2024年美国锂离子电池储能市场需求约为60GWh,年增长率为27%,较2020年增长约3倍 [7] - 特朗普上台降低美国锂电市场增长预期,取消对电动汽车的强制性规定和补贴,停止风电场发展,取消《通胀削减法案》中未使用的资金,终止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若消费者失去电动汽车消费税收抵免,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可能大降27%;市场预期2025年美国锂电消费增长重心为储能提前抢装 [8][9] 中美锂电贸易现状 - 美国锂电池进口长期依赖中国,2024年锂离子电池需求测算超130GWh,但产能利用率处于爬坡阶段,整体自供率较低,储能电池领域自供率不足20%;2022年以来,中国来源锂电池占美国进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11] - 美国是中国目前锂电池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累计出口数量39.14亿个,同比增长8.1%,累计出口额为611.21亿美元,出口到美国的锂离子电池总金额约153.15亿美元,占出口额总量的25%;自2020年以来,美国连续五年成为中国锂电池最大出口目的地 [11] - 中美新能源乘用车贸易体量极其有限,2023年中国对美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25万辆,占乘用车出口总量仅0.3%;2024年美方加征关税后,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美国需求进一步收窄 [11] 关税政策影响 锂电成本优势 - 美国国内锂电池成本普遍较国内高出20 - 30%,当前关税措施下,国内锂电出口成本优势不再;美国本土电池材料供给较低,“对等关税”措施下对外依赖将抬升成本;2024年美国正极材料进口主要来源于韩国和日本,“对等关税”政策对两国的关税分别为25%和24%,会抬升美国本土电池生产成本 [16] - IRA法案曾为当地锂离子电池生产提供最高35美元/kWh的税收抵免,对关键矿物和组件本土化程度高的电池最高可降低30%的成本,但特朗普政府已叫停IRA补贴政资金审批,美国本土化生产锂电的成本面临考验 [16] 美国本土自供率提升 - 理论上美国本土现有锂电产能可满足需求量,且今年仍有电池厂规划投产,但产能利用率提升和储能电池产线转变需要一定周期;IRA法案背景下,美国近年加速本土电池产业布局,产能突破130GWh [17] - 美国锂电产业结构问题短期难以解决,电池材料和关键矿物严重依赖进口;在锂电主材领域,中国实现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能和产量;关键矿物领域,美国主要的关键矿物项目难以维持电池相关矿物的自我供给;短期美国无法实现从原材料、电池材料到锂离子电池的完整布局,摆脱锂电相关产品进口依赖并不容易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