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科技硬件行业-亚太地区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谁有议价能力
摩根·2025-04-08 13: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表现一致)[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互惠关税使科技硬件公司运营成本上升、终端需求放缓,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或重新协商订单条款,有议价能力的公司更具优势[1] - 短期内行业通常由OEM、供应链和客户共同承担关税成本,提价或缓解关税压力但有需求放缓风险[3] - 中长期供应链成本上升和利润率压力不可避免,提供更好技术、全球供应份额领先且终端业务多元化的组件供应商受影响较小,大规模和生产灵活性是原始设计制造商(ODM)/电子制造服务(EMS)脱颖而出的关键[4] - 目前难以评估大中华区科技硬件公司潜在盈利下滑情况,苹果供应链较脆弱,无美国业务敞口的公司相对有韧性,部分公司风险回报较好,技术领先者议价能力更强[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影响 - 美国互惠关税或使供应链重新考虑多元化战略,此前向东南亚的多元化努力吸引力下降,短期内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可能维持现状,关税由消费者、OEM和供应链共同承担,这将抑制增长并增加消费者支出的不确定性,对消费电子产品影响更大[10] - 供应链中,组装/ODM层面利润率薄,承担的关税负担可能较小,组件供应商更易感受到定价压力[11] 美国内容定义 - 白宫附件III显示“美国内容”关税有豁免情况,产品海关价值至少20%源自美国时,部分关税仅适用于非美国内容,但需进一步与供应链沟通明确“美国内容”的具体构成[13][14][15] OEM影响 - 互惠关税对联想、华硕、宏碁和技嘉等OEM直接影响大,因其美国营收占比20 - 35%,且大部分产品在亚洲生产,联想可能受美国PC业务关税影响更大,提价将影响需求[18] - PC需求受影响,尤其是消费级PC,OEM此前在东南亚建设产能的缓解措施因新关税效果减弱,短期内在美国建设产能不划算且时间不够,ODM间接受影响,组件供应商可能面临定价压力,Compal受影响最大,部分PCB/基板或插座/连接器供应商需分担关税负担[19][20] 苹果供应链影响 - 苹果约36%营收来自美国,但生产多在境外,相关公司盈利将受负面影响,组装伙伴中鸿海和立讯精密受影响最大,组件供应商中臻鼎、景硕等对苹果业务敞口大[21][22][23] 服务器供应链影响 - 美国市场的服务器或服务器机架多在墨西哥或美国组装,Wiwynn和纬创等ODM表现可能较好,因墨西哥进口关税无进一步上调,但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资本支出和投资,进而影响需求前景,广达的服务器业务也存在不确定性[24][25][26] 组件供应商影响 - 多数组件供应商产品不直接运往美国,直接受互惠关税影响可控,但可能面临分担增量成本和终端需求减弱两方面风险,Bizlink、Accton和Airtac短期内受直接影响较小,表现可能较好[4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