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压力下的资本市场战略协同:“科特估”为“国产化”重塑估值
东吴证券·2025-04-08 20:03

关税反制背景 - 美国宣布对中国实施54%高关税,中国反制对美全品类进口商品实施34%惩罚性关税[1][10] 国产替代趋势 - 国产替代从战略储备转为必然选择,关税反制注入加速动能[1][10] 国产替代窗口开启原因 - 国家安全视角下需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望实现产业链全面“中国化”[2][11][12] - 价格重构使美国商品价格竞争力下降,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国产化空间打开,部分领域替代效应显著[2][17][18] - 2020 - 2025年多部门多维度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关键领域取得突破[3][22] “科特估”体系作用 - 中国硬科技实力提升,但科技企业国产化程度仍待提升[4][25] - “科特估”体系下资本市场与国产化形成正向闭环,增加市场和经济稳定性,是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重定价[4][34][35] 产业变革影响 - 关税壁垒升级是本土产业升级机遇,“中国制造”有望实现质变,重构全球价值链[5][36][37] 风险提示 - 存在经济数据改善不及预期、海外关税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国内科技产业业绩落地不及预期等风险[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