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20250410:人民币有序贬值或为货币宽松打开窗口
东吴证券·2025-04-10 14:04
人民币贬值原因 - 贸易风险催化和主动缓释共同促成人民币贬值,既是对海外风险事件的被动反应,也有主动释放风险的蕴意[1] 人民币贬值特征 - CNH比CNY反应更快更猛烈,表明贬值诱因来自海外冲击[7] - USDCNY掉期点重新下行且偏离利率平价水平,非金融企业部门购汇需求崛起[8][11] - 人民币呈现对主要货币“全面贬值”态势,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共同下跌[13][16] 人民币应对措施 - 中间价主动缓释风险,预计4月继续引导即期汇率,若超50基点抬升或引导释放风险,若持平或小幅度上调则牵引即期汇率,预计引导USDCNY抬升至7.40 - 7.50区间[1][21] - 非金融企业和居民部门持续“囤汇”,截至2025年2月末,“待结汇”资金体量约3136亿美元,外汇存款余额达9325亿美元,增速12.70%,“囤汇”资金在市场供需失衡时可平衡市场[24][26][27] 货币政策抉择 - “弱美元 + 非美货币强势”时,人民币主动贬值释放“宽货币”空间,利于国内货币政策及时落地“适度宽松”[1][32] - “强美元 + 非美货币弱势”时,人民币“稳汇率”压力上升,对跨境资金流动“防风险”的考虑或制约“宽货币”[1][34] 风险提示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反复,美联储“降息”路径不明,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流动性有不确定性[1][36] - 中国对冲政策效应迟滞,人民币资产预期回报率低于市场预期[1][36] - 特朗普加征关税或冲击欧元区经济和通胀,欧元区反应函数及日本央行“加息”节奏不明[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