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相关数据 - 2024年总耗水量38.1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7.8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60] - 2024年新入职员工75人,员工培训支出267.83万元,员工流失率4.72%[61] - 2024年安全生产投入3326.66万元,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15日,客户满意度98.41分[61]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12133万元,有效专利数量367件,公益活动及乡村振兴投入金额44.90万元[61] - 2024年废水排放量21.24万吨,能源消耗总量2.27万吨标煤,废弃物循环利用率100%,环保总投入2032万元[62] - 2024年在职员工1505人,女性员工占比18.07%[125] - 2024年员工培训场次127次,总时长60220小时,参与总人次3160人次[135] - 2024年公司及各子公司累计走访慰问困难职工44人,慰问金额合计50900元[138] - 江苏华电安全培训470次、总时长1133小时,安全生产投入3326.66万元,工伤率0.07%[161] - 公司安全培训参与人次33530,覆盖率100%,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15日[165] - “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金额为12133万元,研发人员数量为202人,授权专利数量为70项[189] - 2024年申请专利数量为124项,软件著作权数量为18项[193] 未来展望 - 未来公司将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力杆塔和钢结构制造服务商[1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科技创新目标:专利授权54项、发明专利授权15项、新产品开发1项、专利申请93项[58] - SD80角钢智能无人生产并联线产能达24吨/日,比单线模式提高31.7%[195] - 浙江盛达智能制造研究院自主研发SD系列智能角钢加工设备,可加工L140×10 ~ L300×35规格角钢[196] - L40 - 63全自动角钢智能生产线全长29米,最宽处6.5米[197] 公司治理 - 公司依托“三会一层”制度,规范决策程序,提升治理效能[11] - 公司董事会是ESG工作领导和决策机构,战略委员会是研究和指导机构[51] - 2024年公司党委会会议28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各子公司党委会会议合计162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合计72次[6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7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7项议案[89] - 2024年董事会人数11人,独立董事占比36.36%[9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职工代表监事2人,占比40%[93]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11次、监事会10次[97] - 股东大会董事出席率为100%[99] - 2024年公司组织投资者交流会议5次,平台回复120次[100] 社会责任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完成国家能源保供任务[12] 创新体系 - 公司构建“两级研发+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13] - 宏盛华源构建“铁塔研究院 + 所属单位研发部门”的两级研发架构[163] - 铁塔技术专业委员会下设6个技术分委会,推动技术创新等[164] - 公司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深化校企合作[169] 标准制定 - 公司参与制定9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12项团体标准[29] - 公司参与制定5项国家标准、2项中电联团体标准和1项团体标准[180][186] 资质荣誉 - 浙江盛达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重庆瑜煌为专精特新“小巨人”[170] - 江苏振光获江苏省特高压钢管塔工程技术中心省部级认证[170] - 公司所属单位安徽宏源取得GB/T29490 - 202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87] - 公司荣获同花顺“最具人气上市公司TOP300”称号[100] 供应链管理 - 宏盛华源致力于打造高效、透明的供应链管理体系[199] - 宏盛华源坚持严格的供应商管理确保质量与履约[199] - 宏盛华源按“需求、执行、决策、监督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建立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200] 其他 - 公司初步完成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明确“3 - 2 - 6 - 6”工作框架[192] - 公司开展网络攻防演习检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技防措施[198] - 公司开展网络安全意识专题培训提升全员网络安全意识与技能[198]
宏盛华源(601096) - 宏盛华源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