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原产地”认证致美IDM芯片面关税风险,恐炒风又起
海通国际证券·2025-04-11 2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原产地新规以流片地为核心判定标准,对美国 IDM 企业造成冲击,促使产能转移,巩固亚洲代工体系优势,推动供应链重构,加速模拟芯片国产替代进程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 月 11 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为原产地,进口报关时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申报 [1][9] 点评 - 美国 IDM 企业首当其冲,关税成本倒逼产能转移,如德州仪器约 20%营收依赖中国市场,高端模拟芯片价格竞争力削弱;英特尔使中国服务器厂商采购成本上升 20%-40%;美光爱达荷州与纽约州晶圆厂产品受关税影响,日本、新加坡产线成避险选择 [2][10] - 亚洲代工体系凸显优势,台韩成技术避风港,台积电占据全球 90%先进制程产能,其台湾工厂代工芯片不受关税影响,亚利桑那厂影响有限;韩国三星凭借 GAA 晶体管技术,成为美国 IDM 企业 3nm 制程替代选项 [3][11] - 供应链重构,美国 IDM 企业面临全球化与回流美国的冲突,英特尔和 TI 试图转移产能,推动半导体供应链向“近岸外包”演变,马来西亚、越南封测产业集群迎来投资热潮,美国企业需权衡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 [4][12] - 模拟芯片战场,关税加速国产代替,美系厂商在中国工业与汽车市场 20%的份额因关税价格优势瓦解,客户倾向选择国产芯片,预计两年内国产化率显著提升,国内厂商有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