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密集回应,无惧海外不确定性和所谓“对等关税”影响,多数公司表示加征关税对后续业绩影响较小且持续研究对策 [3] - 上市公司普遍采取“降低直接敞口+成本转嫁+产能转移”组合策略,短期冲击可控,但长期需关注全球产业链重构及技术竞争压力 [4] - 国内A股上市公司正积极锚定内需市场,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参与政策驱动项目对冲海外风险,各行业加速供应链本土化 [11] - 未来投资关注确定性较高赛道和核心财务指标筛选的公司,甄别风险关注对美出口敞口高附加值低等行业 [12] 事项总结 - 2025年4月10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回应关税谈判问题,中方立场是谈则大门敞开、打则奉陪到底;4月2日以来,A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声明和回应稳定市场信心 [2] 上市公司应对情况总结 - 2025年4月以来,105家上市公司披露119条公告,仅12家公司14条公告对后续影响表示不确定,超90家公司称加征关税对业绩影响小且持续研究对策 [3] - TMT板块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占比近三分之一,其余依次为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TMT制造板块占比高因依赖全球化供应链,对贸易政策敏感,但产业有韧性 [4] 上市公司应对举措总结 通用举措 - 对美依赖度低,多数企业直接出口美国收入占比不足5%,部分低于1% [4] - 成本转嫁能力强,通过FOB贸易模式或产品差异化将关税压力转移至下游 [5] - 供应链韧性提升,通过东南亚建厂、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或加速国产替代 [5] - 政策应对机制较充分,高频提及“密切关注”和“积极应对”,但部分行业面临长期结构性挑战 [5] 核心策略 - 转移产能和国产替代是主流手段,承担关税反映贸易条款灵活运用 [7] - 技术升级和加速研发高频出现,创新是长期突围关键 [7] - 拓展内需和优化结构凸显国内市场“压舱石”作用 [7] - 注重政产联动,虽政策响应频次低,但上市公司对国家战略支持期待高 [7] 行业侧重 - 电子设备制造和电气机械行业通过海外建厂和客户承担关税规避影响 [8] - 化工和橡胶塑料行业依赖豁免申请和新兴市场拓展 [8] - 汽车和医药行业分别采取降低对美依赖和本地化生产策略 [8] - 专用设备制造业凭借技术壁垒和国产替代增强韧性 [8] - 纺织、食品等传统行业侧重市场多元化和供应链调整 [8] 各行业具体举措 |二级行业|应对不确定性主要举措| | --- | ---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海外建厂(如东南亚)、FOB贸易模式(客户承担关税)、技术优势(产品不可替代性) [1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国产化替代、海外转移(如泰国子公司生产) [1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豁免申请(争取排除清单)、拓展新兴市场(非美地区) [1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客户协商分担关税、东南亚产能布局(如印尼基地) [11]| |汽车制造业|降低美国出口占比(转向国内市场)、涨价抵消成本 [11]| |医药制造业|本地化生产(美国子公司)、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11]| |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壁垒(客户粘性)、国产供应链替代 [11]| |纺织业|市场多元化(减少对欧美依赖)、东南亚代工出口 [11]| |食品制造业|申请关税豁免(产品不在清单内)、调整进出口价格 [11]| |美国制品业|全球化销售网络(降低单一市场依赖)、成本优化 [11]| |畜牧业|调整引种来源(避开美国)、加强国内市场 [11]| |批发业|优化采购与销售渠道(减少关税敏感商品) [11]| |其他行业(如造纸、仪器仪表等)|拓展非美市场、供应链分散化 [11]| 投资方向与风险甄别总结 投资方向 - 关注确定性较高赛道,短期关注农业、食品等必选消费领域,长期关注科技板块半导体设备、人工智能等 [12] - 从核心财务指标筛选,关注内销比例五成以上、海外应收占比两成以内、研发费率五个百分点以上企业,以及现金流稳定的白色家电与低协方差公用事业龙头公司 [12] 风险甄别 - 关注对美出口敞口较高但附加值较低的传统消费板块、无品牌和技术壁垒的纯代工出口行业,以及兼具高负债和低内需属性的部分新型消费领域 [12]
积极应对所谓“对等关税”解读:大门敞开与奉陪到底:A股公司应对举措
国信证券·2025-04-12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