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4)
赛迪·2025-04-15 14: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织、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背景下创新是大国发展关键变量与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 我国制造业处于“由大到强”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关键攻坚期 准确研判制造业创新发展水平对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意义重大 [7] 各部分总结 制造业创新指数体系 - 创新资源指标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等多项内容 [13] - 创新协同指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和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金额 [13] - 创新产出指标涵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等多项 [13] - 创新环境指标包含本专科毕业生数量等 [13] - 创新绩效指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等 [13]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 - 各一级指标保持增长态势 创新协同提升领跑其他指标 [18] - 201 - 202年制造业创新指数年均增速11.6% 创新资源年均增速8.1% 创新产出年均增速12.0% 创新协同年均增速19.2% 创新绩效年均增速8.9% 创新环境年均增速4.% [22] - 创新资源指数增长率低于制造业创新指数增长率 R&D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有待提升 [26] - 创新产出稳步提升 创新影响力不断增强 [30] - 创新协同指数保持较快增速 产学研合作仍需关注 [35] - 创新绩效指数提升速率降低 高技术产业促进作用明显 [41] - 创新环境指数增速回落明显 环境建设尚需加强 [45] 省级制造业创新指数 - 共12个地区创新指数超过全国平均线 19个地区低于全国平均线 湖北等8省(市、自治区)排名较前一年有所上升 [48][49] - 依据综合指数得分 广东、江苏等10个地区是制造业创新发展最强地区 [52] - 从创新资源指数看 广东、江苏、浙江领先 19个地区创新投入相对不足 [57] - R&D经费投入强度方面 湖南、江苏等排名靠前 14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 前15省份多呈下降趋势 [61] - R&D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方面 内蒙古、江西等排名靠前 18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 部分前15省份有增长 [63] - R&D人力投入强度方面 浙江、北京等排名前三 16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 部分前15省份有增减变化 [65]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方面 浙江、广东等表现最好 部分前15省份有增减变化 [68]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研发机构的仪器和设备原价方面 广东、江苏等前三 10个省份超全国平均 部分前15省份有增减变化 [70] - 从创新产出指数看 9个省份超过全国平均 广东大幅领先 [7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方面 8个省份超全国平均 广东是全国平均9.2倍 部分前15省份呈下降趋势 [76]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方面 7个省份超全国平均 广东是全国平均7.倍 部分前15省份有增长 [76]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名研发人员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方面 北京、西藏等位列前五 部分前15省份有增长 [77]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方面 11个省份超全国平均 广东、北京等排名前三 部分前15省份有增减变化 [78] - 从创新协同指数看 10个省份超过全国平均 广东、北京等领先 [8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方面 9个省份超全国平均 广东是全国平均9.8倍 部分前15省份有增减变化 [86] - 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金额方面 12个省份超全国平均 北京是全国平均4.5倍 部分前15省份有增减变化 [88] - 从创新绩效指数看 1个省份超过全国平均 广东位列第一 是全国平均4.5倍 [9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方面 1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 部分前15省份有增长 [93] - 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方面 10个省份超全国平均 广东、江苏等排名前三 部分前15省份增长明显 [93] - 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方面 8个省份超全国平均 广东、江苏等前三 部分前15省份有增长 [93] - 从创新环境指数看 排名前三为广东、江苏、山东 1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 较去年减少1个 [96] - 本专科毕业生数量方面 河南、山东等分列前三位 部分前15省份有增减变化 [106]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资金方面 广东、陕西等为全国平均倍数 部分前15省份有增加 [106] - 工业增加值方面 江苏、广东等分列前三 12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