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策略专题研究:两个太阳(续):齿轮开始转动
民生证券·2025-04-15 20:58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当前关税政策对中国直接出口影响大,对间接出口影响小,本次关税政策对中国总增加值冲击约为2018年的4倍,或拖累增速1.47%,加征对等关税超70%后对中国出口影响不显著;中国发布反制措施,农林牧渔等部门反制效果好且对自身需求影响小;美国依赖进口,关税政策增加通胀和产业链断裂风险;若美国再次加征关税,全球贸易格局或改变,报告推演四种场景并测算影响;构建新需求体系是未来重要命题,中国内需是重点,突围形成新贸易秩序是A股牛市基础,优质制造业出口公司是受益方向 [1] 当下:美国“关税大棒”落地 - 美国仅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对中国直接出口影响大,间接出口因其他国家豁免受影响小;假设全球GDP增速继续下降0.5%,本次关税冲击强度约为2018年的4倍 [13] - 美国关税政策或拖累中国总增加值增速1.47%,加征对等关税超70%后中国对美出口受关税影响不敏感;电气和光学设备等部门受影响大 [15] - 中国自2025年4月12日起对美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农林牧渔等部门反制效果好且对自身需求影响小 [19] - 美国依赖进口满足最终使用,现阶段无法自给自足,在纺织和纺织制品等部门依赖从中国进口,关税政策增加通胀和产业链断裂风险 [22] 推演一:“两个太阳”的割裂加剧,贸易格局聚焦于中美 - 美国可能继续向全球加征关税,中国向美国间接出口也将受影响,关税冲击强度约为2018年的4.5倍,除美国外其他国家拉动中国总增加值增长不变 [28] - 关税后美国拖累中国总增加值2.3个百分点,中国总外需或拖累增速1.72%;运输设备等部门将进一步受损 [30] 推演二:中国主导新的贸易圈 - 特朗普加征关税或使各国重新选贸易圈,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密,欧盟有反制美国态度,欧洲或被推向中国 [34] - 假设印度、日韩、欧洲加入中国贸易圈,墨西哥加入美国贸易圈,其他国家不变;中国取代美国在部分国家20%份额,美国取代中国在墨西哥20%份额 [36] - 日韩和欧洲能为中国带来明显增长,中国总外需仅拖累增速0.09%;空运等部门将明显改善 [39] 推演三:各国以向中国加征关税来与美国缓和 - 若其他国家向美国妥协,墨西哥、印度、日韩、东南亚、澳大利亚加入美国贸易圈,欧洲、加拿大、俄罗斯不变;美国取代中国在部分国家20%份额 [46] - 除俄罗斯外其他国家拖累中国总增加值增速,多数部门外需增长转负,皮革制品和鞋类等部门进一步受损 [49] 推演四:接受、求和与反制并存 - 各国对特朗普关税态度不同,中国反制,欧盟先谈判也有反制措施,部分国家接受,东南亚和印度求和;东南亚和欧洲可能进入贸易圈中间地带 [54] - 假设中国贸易圈含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贸易圈含墨西哥、加拿大,东南亚、欧洲、日韩、印度处中间地带;东南亚对中国增速放缓,欧洲带来正增长,美国取代中国在墨西哥20%份额 [54] - 中国总外需或拖累增速1.43%;皮革制品和鞋类等部门受益明显,运输设备等部门受损明显 [57] 破局之道:需求的构建与新的循环 - 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秩序解构,构建新需求体系是重要命题,中国内需是重点,突围形成新贸易秩序是A股牛市基础,优质制造业出口公司是受益方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