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对冲 - 参考2018 - 2019年政策,当前贸易摩擦下需采取逆周期调节政策,二季度降准、降息概率大,财政或加快债券发行、增加消费支持,房地产政策有望放松[1][3][5][15] - 2018 - 2019年积极财政政策精准发力,2018年和2019年分别减税降费1.3万亿元和2.3万亿元,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2.15万亿元,基建投资增速从2018年的1.8%回升至2019年的3.8%,还推出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优惠等促消费政策[5][6] - 2018 - 2020年5月央行10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8万亿元,2018 - 2020年4月TMLF投放1.12万亿元,还采取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等措施[10] - 2019年我国拓展非美市场,对东盟和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2.0%和4.0%,占比分别从2018年的13.0%和16.6%提升至14.4%和17.1%,办理出口退税1.65万亿元,同比增长3.7%,中国信保承保金额6098亿美元[11] - 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达2.21万亿元,占GDP的2.24%,加大科研投入实现自主可控产品替代进口[11] 高频数据 - 截至4月13日,3月生产、出口、消费同步指标分别为4.91%、3.11%、3.85%,1 - 2月值分别为4.80%、3.47%、3.78%[16] - 消费继续分化,商品消费中汽车同比下滑,食品烟酒、纺织服装同比跌幅收窄,轻工日用价格偏低;服务消费中城市内人口流动季节性回落,城市间人口流动清明假期出行略弱于2024年,电影、旅游、游乐消费同比跌幅有不同变化[23] - 投资方面,截至4月13日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10634亿元,新房销售季节性下滑,二手房占比重回70%左右,土地市场表现较好,开工建设指标边际回落[31] - 进出口受关税扰动,韩国4月前10天出口和从中国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4.9%和13.6%,港口运行走弱,假期后运力恢复推高国内运价[38][40][41] - 生产上汽车生产边际走弱,发电耗煤边际增加,钢铁稳中向好,石化除聚酯外开工小幅回落,氯碱小幅回升但处同期最低位,水泥持续累库,煤炭库存回落但仍处同期最高位[43][44][45][46][47] - 物价上CPI消费品价格大多上涨,PPI工业品价格整体回落,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带动石化产业链价格下行,国内建材小幅跌价[50] - 流动性上资金利率下行,R007和DR007较前周分别回落20和16个BP,央行净回笼资金2892亿元,10年期和1年期国债利率分别下行6和9个BP,美元指数大幅回落315个BP,美元兑人民币从前一周的7.30升至7.32[54]
应对冲击:积极政策如何对冲
海通国际证券·2025-04-16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