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商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即时零售重构电商格局,规模增速保持20%以上,成为电商的增量引擎,未来万亿市场规模可期 [1] - 即时零售商业模式优于传统零售,通过效率建立壁垒,平台模式下流量与配送网络是关键,前置仓模式下产品和配送效率是关键 [2] - 即时零售市场格局稳固,平台型公司规模扩张快,前置仓以核心区域深耕为主,未来竞争焦点转向“全品类扩张+下沉渗透” [3] - 即时零售的技术赋能转向全链条智能化,未来竞争聚焦技术协同能力与场景渗透深度,从多维度提升盈利能力 [7] - 即时零售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即将进入“规模扩张+盈利兑现”双击阶段,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美团、京东到家、叮咚买菜等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即时零售:电商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即时零售重构电商格局 行业概览 - 即时零售分为平台模式和自营模式,平台模式为消费者和线下零售商提供交易平台,自营模式以门店/前置仓为核心 [13] - 即时零售满足“多+快”需求,门店数量和用户规模不断增长,主要品类为休闲零食、酒水饮料等,增速高于电商市场 [19][20] - 互联网用户接近人口天花板,即时零售用户还有开发空间,2023年活跃用户数量约为5.8亿人,同比增长34.88% [27] 商业模式 - 即时零售商业模式优于传统零售,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长,但规模化后客户粘性好、份额稳定、盈利能力强 [2][32] - 平台模式下流量与配送网络是竞争关键,配送网络是主要壁垒,可建立循环正反馈效应,提升利润率 [32] - 前置仓模式下产品是竞争关键,包括差异化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配送效率影响复购,高客单、高复购和高毛利率可实现盈利 [35] - 当前即时零售逐渐步入盈利阶段,美团闪购、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实现盈利或改善 [42] - 前置仓UE模型优化方向为品类结构、订单密度和配送效率优化,提升盈利能力 [55] 空间前瞻 - 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即时零售发展,聚焦供需两侧,包括支持创新、培育市场、明确支持等方面 [60] - 预计2028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1.4 - 1.6万亿元,按2%净利率可为企业贡献约300亿净利润增量 [62] 竞争格局:互联网流量巨头纷纷入场,龙头壁垒坚固 格局现状 - 即时零售市场具备规模效应,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团闪购、京东到家、叮咚买菜等,各平台提升用户体验和竞争力 [66] - 平台模式格局稳定,美团闪购、京东到家、饿了么全能超市份额稳固,前三大前置仓合计占垂直市场份额约36% [67][68] - 用户基数、配送效率等影响平台份额,头部平台和垂直玩家各有优势,非餐业务需加强配送和合作 [70] 格局演变 - 电商巨头凭借流量优势布局即时零售,通过“流量+履约+补贴”驱动,重构格局,部分平台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74][75][82] - 传统线下商超等积极进行线上化转型,第三方服务商和快递企业布局即时零售,拓展业务边界 [83][85][87] - 品类扩张趋势明显,覆盖数码家电等品类,品类边界取决于履约能力,医药电商崛起 [88][91] - 下沉市场增速更快,消费潜力大,即时零售业态相对空白,是蓝海市场,增长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95][106][108] 相关标的梳理 美团 - 即时零售业务包括美团闪购和小象超市,闪电仓是纯线上便利店前置仓模式,小象超市是自营前置仓项目 [109] - 经营数据方面,业务规模大,2024年美团闪购GTV估算为2520亿元,小象超市GMV约394亿元,品类结构拓展,SKU丰富,客单价有差异,下沉市场增速显著 [113][114] - 竞争优势为复用外卖配送网络强化规模效应,采用闪电仓模式快速积累商家资源,具备AI+智能化能力 [117][120][123] 叮咚买菜 - 深耕核心市场,连续9个季度盈利,预制菜/奥莱业态打开下沉空间 [8] - 2024年实现Non - GAAP净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817%,24Q4净利润为0.89亿元 [42] 京东到家 - 依托达达履约网络,发力“小时达+外卖”全场景,2025年GMV目标千亿,关注与京东主站协同效应释放 [8] - 22Q4 - 23Q3同比增长24%至731亿元,全年按24%增速估算,23年GTV为785亿元,聚焦高客单价家电、数码品类 [67] 山姆会员店 - 大店+云仓模式,形成线下线上的盈利闭环 [10] - 2024年中国前三季度净销售额152亿美元,约为人民币1000亿元,线上销售额占比提升至55% [83] 投资建议 - 即时零售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即将进入“规模扩张+盈利兑现”双击阶段,建议关注美团、京东到家、叮咚买菜等受益标的 [8]
即时零售行业深度:电商的增量引擎,拥抱下沉市场新蓝海
华西证券·2025-04-16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