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威胁发动的潜在第二轮“药品专项关税”预计对中国创新药影响小,坚定看好中国创新药企穿越关税周期 [10] - 从中国视角看,创新药出口量小且主要以BD方式出海;从美国视角看,专项关税预计的博弈对象主要是欧洲国家,且较难实现“平抑药价+制药业回流”的博弈目标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中国视角,创新药对美贸易量小,以BD出海较少受潜在关税影响 逻辑一:我国西成药进口大于出口、贸易风险小,多元化程度高,潜在冲击低 - 2024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合计顺差165.5亿美元,西药原料药及医疗器械是主要顺差来源,西成药和生化药呈现逆差态势 [12] - 2024年中国西成药全球出口额约69.5亿美元,进口额约228.3亿美元,整体对外贸易敞口小,创新药外贸敞口更小 [12]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医药产品价值190.5亿美元,其中西成药仅11.6亿美元,归集到创新药对美出口敞口更小 [14] - 2024年中国西药制剂出口到美国的占比仅为16.55%,对外贸易地域结构多元化程度高,可稀释美国潜在关税影响 [15] 逻辑二:以BD出海帮助创新药企较少受到潜在关税影响 - 中国创新药多以BD方式出海,本质是IP交易,可降低海外开发销售风险,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借助当地药企优势实现药物快速上市销售 [13] - BD达成阶段,中国创新药企以BD方式出海可避免潜在关税扰动;BD执行阶段,国内创新药企在临床用药和后期商业化用药方面均能较少受到潜在关税影响 [28][29] 从美国视角,潜在关税博弈对象为欧洲,博弈目标实现难度大 逻辑一:博弈对象,美欧成品药贸易逆差预计成美国关注焦点 - 2024年美国医药和药品进口额达2340亿美元,对美国出口量排名靠前的有爱尔兰、瑞士和德国等欧洲国家 [37] - 2024年欧盟对美国出口总额为5320亿欧元,其中医药产品为1198亿欧元,是欧盟对美出口第一大贸易品类 [37] - 美国潜在的药品专项关税首要博弈对象是欧盟,对中国创新药发展压力相对有限 [41] 逻辑二:博弈目标,平抑药价和迁回产能实现难度大 - 特朗普威胁加征的潜在药品专项关税目的是迫使药企将产能迁至美国和平抑美国国内药价水平,但实现难度大 [42] - 美国医疗保健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医疗支出占GDP比例高达17.6%,拥有众多医药游说组织 [42] - 多数大型跨国药企在爱尔兰拥有产能,爱尔兰低税收政策吸引制药企业落地,欧洲制药企业已开始前瞻应对 [43] - 对药品征收关税无法平抑药价,甚至会推高药价;无法在短期实现生产转移,长期取决于美国政策连续性 [51][52] 投资建议 - 看好中国创新药企标的穿越本轮关税周期,建议关注前期已以BD方式出海或体内有成熟技术平台、未来能持续产出创新管线并具备BD潜质的药企,如恒瑞医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等 [2][59]
医药健康行业深度研究:以BD出海关税风险小,看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
国金证券·2025-04-16 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