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天诚信(300386)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300386飞天诚信(300386)2025-04-17 17:33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存货余额26498.85万元,占资产总额15.71%[5] - 2022 - 2024年分别计提商誉减值1088.27万元、2117.62万元、7023.54万元,2024年末商誉账面金额为零[8]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5.32亿元,2023年末为10.74亿元[22]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2.97亿元,2023年末为3.13亿元[2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为9406.30万元,2023年末为9276.28万元[22] - 2024年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为2.75亿元,占比78%[22]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2.03亿元,2023年末为1.74亿元[24] - 2024年末预收款项为3100万元,2023年末为1000万元[24]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9220.28万元,2023年末为2.06亿元[24]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4.75亿元,2023年末为15.47亿元[24] - 2024年末股本为4.18亿元,与2023年末持平[24] - 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为6.72亿元,2023年末为6.49亿元[24] - 2024年智能业务总收入712,576,013.09元,上年为738,554,024.76元[26] - 2024年智能业务总成本738,925,854.35元,上年为889,499,409.17元[26] - 2024年营业成本为441,658,989.79元,上年为495,718,132.58元[26] - 2024年税金及附加为4,399,535.08元,上年为6,138,945.45元[26] - 2024年研发费用为92,327,256.14元,上年为72,510,373.69元[26] - 2024年投资收益为 - 552,615.53元,上年为 - 4,269,450.56元[26] - 2024年净利润为 - 77,727,154.31元,上年为 - 172,114,424.51元[26]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4,895,161.46元,上年为3,942,332.16元[26]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 72,831,992.85元,上年为 - 168,172,092.35元[2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18元/股,上年为 - 0.41元/股[26]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91,598,967.94元,上期为845,197,934.57元[28] - 2024年收到的税费返还26,551,942.97元,上期为10,930,584.28元[2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27,583,712.82元,上期为873,611,307.01元[2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60,809.90元,上期为 - 11,568,182.95元[2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79,093,775.06元,上期为637,113,180.36元[28]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421,415.39元,上期为 - 81,554,858.08元[28]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382,193.57元,上期为 - 16,115,513.80元[2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6,054,476.92元,上期为 - 108,780,636.85元[28] - 2024年初所有者权益合计171.72亿元,年末为154.74亿元,减少16.98亿元[32]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 16.82亿元[32] - 2024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 - 182.80万元[32] - 2024年利润分配为24.05万元[32]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1.94亿元,较2023年末的2.06亿元减少[34] - 2024年末应收票据为5000元,较2023年末的20.50万元减少[34] - 2024年末存货为1.82亿元,较2023年末的1.94亿元减少[34] - 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为3.05亿元,较2023年末的3.73亿元减少[34] - 2024年末固定资产为656.88万元,较2023年末的812.38万元减少[34]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为12.02亿元,较2023年末的7.47亿元增加[34]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59.69亿元,较2023年的60.76亿元下降1.76%[39] - 2024年营业总成本为58.91亿元,较2023年的73.06亿元下降19.37%[39] - 2024年净利润为 - 1.81亿元,较2023年的 - 9.33亿元亏损幅度收窄80.64%[39]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为1.89亿元,较2023年末的1.64亿元增长15.11%[35]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为0.65亿元,较2023年末的1.84亿元下降64.69%[35] - 2024年末负债合计为1.96亿元,较2023年末的1.83亿元增长7.10%[35]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37亿元,较2023年末的14.56亿元下降1.29%[35] - 2024年销售费用为5.03亿元,较2023年的6.40亿元下降21.42%[39] - 2024年管理费用为12.53亿元,较2023年的21.57亿元下降41.90%[39] - 2024年研发费用为5.83亿元,较2023年的3.90亿元增长49.44%[39]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在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 - 审计将存货的存在性及跌价准备的计提列为关键审计事项[5] - 审计将商誉减值列为公司2024年度关键审计事项[8] 会计政策与处理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报账面价值计量[5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为商誉,小于则复核后差额计入当期损益[60]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先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再确认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61] - 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判断交易是否为“一揽子交易”有四条原则[62] - “一揽子交易”处置股权,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时转入当期损益[63] - 非“一揽子交易”处置股权,未丧失控制权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丧失控制权按特定方法处理[63][64] - 公司合并财报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控制需满足拥有权力、享有可变回报、能影响回报金额[65] - 取得子公司实际控制权开始纳入合并范围,丧失则停止,不同合并方式子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处理不同[66] - 编制合并财报时,调整子公司会计政策和期间,抵销公司内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67][68]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区分是否为“一揽子交易”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70]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参与方按准则确认相关项目,合营企业参与方按规定对投资进行会计处理[72][73] - 公司作为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时,按不同情况确认损益和损失[74] -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指企业库存现金及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等特征的投资[75]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处理有不同规定[76][77]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资产和负债项目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所有者权益部分项目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利润表项目用近似汇率,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78]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条件时终止确认金融资产[79] - 公司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根据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8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摊销或减值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81][8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折价或溢价摊销等有相应处理[83] - 公司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取决于分类[86][8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等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91]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92] - 通常逾期超30日,认为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92] - 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款项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简化模型,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6] - 应收票据无论有无重大融资行为,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9] - 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账款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简化模型,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00] - 基于共同风险特征将应收款项划分为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评估信用风险[102] - 账龄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为5%[103] - 账龄1 - 2年(含2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为10%[104] - 账龄2 - 3年(含3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为30%[104] - 其他应收款信用风险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二、三阶段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05] - 存货发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110][111]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均按一次转销法摊销[112][113]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存货类别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跌价准备[114] - 公司将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公司组成部分或非流动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预计出售在一年内完成[115] - 持有待售预计净残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计资产减值损失[115] - 终止经营指满足三个条件之一且已处置或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可单独区分组成部分[118]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初始投资成本[12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确定初始投资成本[120] - 公司对能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核算[122] - 生产工具折旧年限5.00年,残值率4.00 - 5.00%,年折旧率19.00 - 19.20%[130]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3.00 - 5.00年,残值率3.00 - 5.00%,年折旧率19.00 - 32.33%[130] - 运输工具折旧年限4.00年,残值率5.00%,年折旧率23.75%[130] - 办公设备折旧年限5.00年,残值率3.00 - 5.00%,年折旧率19.00 - 19.40%[130] - 固定资产以取得时实际成本入账,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次月起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129] - 在建工程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按工程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已达状态未决算先按估计价值转入[131] - 无形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使用寿命有限的在寿命内摊销,不确定的不摊销但每年复核[134] - 研发支出归集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费用,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满足条件确认为无形资产[135][136] - 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在受益期或规定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142] - 短期薪酬在职工服务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非货币性福利按公允价值计量[145] - 短期租赁指租赁期开始日租赁期不超过12个月的租赁,含购买选择权的租赁不属于短期租赁[171] 收入与税收 - 公司收入主要包括销售身份认证产品、芯片、智能终端、软件产品收入及开发收入等[150] - 国内销售先款后货经客户对产品验收后确认收入,先货后款经客户对产品验收后申请开具发票时确认收入;境外销售取得报关单时确认收入[159] - 公司按照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计量收入,确定交易价格时考虑可变对价、重大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应付客户对价等因素[160] - 政府补助包括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货币性资产按收到或应收金额计量,非货币性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165]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计入损益;与收益相关的补助按用途分别处理[166] - 根据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