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亚太地区投资者报告-再通胀、关税与科技
摩根·2025-04-17 23: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经济增长受关税冲击,增速达4.2%,二至三季度增长放缓,通缩压力持续 [3] - 政策宽松将前置,二季度加快现有政策实施,下半年可能推出新刺激措施 [7] - 预计中美关税逐步缓和,美国和中国将在未来几个月启动贸易谈判,以取消大部分关税升级措施 [12]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仍占主导地位,供应链生产能力提升,部分复杂商品市场集中 [24][30] - “5R”再通胀战略进展缓慢且不均衡,消费复苏需进一步政策宽松 [41][42] - 科技领域新兴部门资本支出有望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加速,但技术创新不足以推动经济再通胀 [76][88] - 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阶段,住房复苏困难,去杠杆待支持,但均衡住房需求仍健康 [93][100][110] - 人民币对美元适度贬值,对一篮子货币贬值幅度更大,政府债券收益率因避险情绪下滑 [120][125] - 中国具备长期结构机会,包括产业升级、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脱碳等领域 [130][138][145][1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 - 2025年经济增长受关税冲击,增速达4.2%,二至三季度增长显著放缓,通缩压力持续 [3] - 政策宽松前置,二季度加快落实2万亿人民币的NPC刺激计划,包括加快地方建设债券发行和部署、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适度货币宽松等;下半年可能推出1 - 1.5万亿人民币的补充财政方案 [7][8] - 预计中美在未来几个月启动贸易谈判,逐步取消大部分关税升级措施,美国对中国出口加权平均关税有望降低 [12][13] 行业动态 - 中国在多数制造业相关产品类别中仍为领先出口国,美国仍依赖中国的关键进口,供应链附加值增加,出口复杂度上升 [24][30] - 部分复杂商品市场集中在中国,如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领域 [35] 消费市场 - NPC宣布的2万亿人民币财政刺激方案规模适度且仍以供给为中心,其中仅约四分之一与消费相关 [37] - “5R”再通胀战略进展缓慢且不均衡,消费复苏需进一步政策宽松,一季度零售销售复苏受政策前置推动,工资通缩持续 [41][42][43]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市场因人口老龄化处于调整阶段,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与日本和美国泡沫破裂后水平相当,人口增长自2018年大幅放缓且现负增长 [93][95][98] - 住房复苏困难,一线城市供需平衡改善,低线城市去库存仍面临挑战,住房投资已完成大部分调整,但房价走势不明 [100][102][105] - 均衡住房需求仍健康,受升级需求和城市化进程支撑,中国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状况优于日本 [110][114][115] 科技领域 - 高层对私营部门持适度支持态度,新兴部门资本支出有望加强,受人工智能应用和政策支持推动 [74][76]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早期扩散阶段,2025年将是应用之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显示出提高生产力的早期迹象 [138][144] - 中国在其他新兴科技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如在“人形机器人”相关全球专利申请中的份额自2023年显著增加,自动驾驶领域中国本土供应商主导国内C - DCU市场 [82][87] 金融市场 - 人民币对美元适度贬值,对一篮子货币贬值幅度更大,贬值可能前置,维持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测为7.5 [120][124] - 政府债券收益率因避险情绪下滑,尽管市场流动性相对紧张 [125][128] 长期结构机会 - 中国制造业为下一轮产业升级周期奠定基础,具备规模经济、适应性、快速绿色转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快速应用、人才资源丰富等优势 [130][132] - 人工智能处于早期扩散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应用特点,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带来生产力提升 [138][142][144] - 人形机器人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采用可能性和时间节点,预计到2040年可采用比例达41% [145] - 到2030年,更便宜的清洁电力将取代化石能源发电,能源转型和技术进步有望带来超5000亿美元的累计成本节约 [146] - 核能复兴潜在投资超1.5万亿美元,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不同国家和产品的影响不同 [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