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新一代智能终端展开研究,阐述其定义、产业特点、关键技术体系、关键环节发展情况、相关政策,指出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发展建议,旨在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产业发展[12][1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发展概况 - 新一代智能终端基于多种信息技术,具备多种能力,分升级和全新两种类型,按应用场景分消费类和行业类[12][15] - 产业发展特点包括端云协同成性能优化优选,意图框架和纯视觉方案双路线并行引领交互架构革新,AI智能体涌向终端侧驱动体验变革与市场焕新,AI与智能终端底层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生态重构[17][21][27][34] 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关键技术体系 -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协同存算、通信等技术模块,使终端具备智能感知与决策能力[43] 新一代智能终端关键环节发展情况 - 硬件方面,SoC芯片高集成、低功耗、高性能,未来并存多种异构计算单元且向绿色低碳发展;存储性能和容量提升、存算一体;摄像模组像素主流为5000万及以上,图像处理技术更精细;电池材料、容量等受重视,快充技术渗透率有望提升;电容器向微型化、高质量大容量发展,散热系统向智能和绿色低碳方向发展[48][53][54][59][61] - 软件及AI应用服务方面,AI端侧大模型小型化、端云协同发展,性能优化与轻量化并行,带动多模态融合拓展,聚焦个性化定制和安全性;应用场景覆盖多领域,实现个性化服务升级;操作系统多模态交互融合,注重隐私安全,推动万物互联与生态融合,加速“自研化”[63] 新一代智能终端相关政策 - 中央政策自2017年起,多部委密集发布一系列政策,涉及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创新试验区和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应用场景支持、机器人应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产业标准化、家居消费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试点、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安全治理等方面[70] - 地方政策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推动发展,如湖北加快智能终端产品和软件发展,上海设定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目标,广东发展智能产品和家居产品等[74] 新一代智能终端发展面临的问题 - 多环节硬件性能瓶颈导致端侧AI落地遇阻,如中低端手机内存配置低、高性能GPU功耗高[80] - 终端AI化带来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隐患,数据流向复杂、传输和协作环节有风险、数据责任难厘清[80] - AI终端标准缺失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软硬件适配难度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80] - AI终端推广面临技术适配与数据合规挑战,需适应不同地区语言习惯、道路规则等,跨国运营受不同地区数据监管法规影响[80] 新一代智能终端发展建议 - 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加大AI技术结合领域研发投入,鼓励共建云端协同生态[85][86] - 打造智能体应用生态,加速新技术发展,打造统一适配应用开发平台,提供全新开放服务[91] - 共建行业标准,制定和推广中国技术标准和规范,打造通用适配和应用开发平台[90] - 加强安全和监管工作,研发端云两侧设备软硬件安全技术,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