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60.39亿元,净利润12.25亿元,总资产489.84亿元[2] - 2024年光伏电站板块销售收入43.33亿元,占总收入71.75%,太阳能产品销售收入16.82亿元,占总收入27.85%[2] - 2024年电站板块营业收入43.33亿元,净利润13.86亿元,同比均下降[18] - 2024年制造业板块(合并抵消后)营业收入16.82亿元,净利润 - 1.61亿元,同比均下降[18] - 2024年6月实施2023年度现金分红5.71亿元,占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36.15%;2025年1月实施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分红2.23亿元,过去三年合计现金分红17.20亿元[17] - 2025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较2024年降低12.91%;预计实现利润总额16.51亿元、净利润不低于13.18亿元,分别较2024年增长5.51%和7.42%[25] 运营规模 - 2024年公司运营电站规模较2023年增加1.402GW,期末运营约6.076GW、在建约2.081GW、拟建设或收购约3.957GW,合计约12.114GW,储备项目规模保持17GW[3] - 2025年投运、在建、拟建电站及签署预收购协议的电站总规模力争超过13.6吉瓦[25] - 2024年完成100兆瓦项目收购工作[17] 技术研发 - 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在39个电站成功运行,钙钛矿技术小面积电池实验室效率超20%,智能组件清洗机器人可提升发电量1%-2%[6] - 检测中心测试认可项目较2023年分别提升24项、64项[8] - 2024年TOPCon占据70%左右市场份额,预计2025年提升至80%[23] - 预计2025年N型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6.6%,量产组件效率全面突破24.8%[23] 资金与财务 - 2024年公司获得政府科技补贴超800万元[6] - 推进29.5亿元可转债发行并上市,完成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注册,盘活存量资产补充约20亿元资金[10] - 全年平均融资成本率下降约40基点,财务费用同比下降超7000万元[10] - 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28.38亿元,其中117.8亿元为新能源补贴(国补)电费,2024年剔除新能源补贴后的存量应收账款压降9.64亿元[19][20] 未来策略 - 强化光伏制造板块战略能力升级,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28] - 加快海外光伏发电项目投资落地,设立海外投融资平台公司[29] - 推动工商业储能、售电和虚拟电厂业务开拓与落地[30] - 做好科技创新顶层规划,推动在研科技课题和重点技术攻关[31] - 加大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力度,探索利用DeepSeek建设智慧型企业[32] - 合法合规开展市值管理,加强与机构和投资者沟通[33] - 关注新能源资金拨付政策,拓展融资渠道保障资金需求[34] - 优化风控管理体系,开展专项合规检查和普法教育[35] - 强化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审计工作,确保风险可控[35] - 提升安全环保工作能力,开展建设项目全链条安全风险管控[36] 其他 - 公司运营电站全部接入自主开发的智能运维平台[9] - 2024年召开各类会议64次,审议事项223项,全部议案全票通过[15] - 每年度审计监督覆盖率超过30%[13]
太阳能(000591)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