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价值5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
摩根·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对中国工业行业观点为In - 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美元,市场起量需时间,预计2036/40年存量分别达2400万/1.34亿台,之后数量和渗透率将迅速攀升 [13]。 - 近一半机器人将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约30%在高收入国家,20%在中等偏下收入国家;92%用于工业和商业场景,家庭使用预计到2050年达8000万台 [14]。 - 机器人模型是最有价值且更整合的市场,整机厂短期内分散,零部件企业竞争格局取决于市场规模、技术壁垒和下游需求 [22][23][24]。 - 中国供应链对降低成本重要,预计2025年使用中国供应链的人形机器人物料成本约4.6万美元,年均降11%至2034年的1.6万美元 [34]。 - 美国关税短期内或使BoM成本上升,但不阻碍普及,长期或使美国产能降低全球零部件价格 [51]。 各部分总结 全球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规模 - 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TAM模型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售额达4.7万亿美元,存量达10亿台,市场将超全球汽车行业 [3][5]。 - 预计2030/40/50年存量分别达0.9/1.34/10.19亿台,年销售额0.02/1.2/4.7万亿美元 [4][5]。 - 2025 - 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54%,2035 - 2050年达23% [15]。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最佳商业模式 - 机器人模型是最有价值部分,决定机器人泛化性,预计仅少数独立模型提供商能长期维持竞争力,如英伟达、谷歌等已推出相关模型 [23]。 - 机器人整机厂市场拥挤,商用机器人先落地且市场分散,消费者机器人需时间大规模落地,拥有自研VLA模型及卓越泛化性的整机厂最有价值,预计特斯拉将成全球领先整机厂之一 [24]。 - 机器人零部件企业竞争格局取决于市场规模、技术壁垒和下游需求,6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和谐波减速器有吸引力,代表性供应商有Novanta、恒立液压等 [25][27]。 中国供应链情况 - 中国供应链对降低成本重要,2025年使用中国供应链的人形机器人物料成本约4.6万美元,是全球(非中国)供应链成本的三分之一,预计到2034年降至1.6万美元 [34]。 - 硬件技术路线向高集成度、轻量化和智能控制方向发展,中国供应商正研究解决方案提高零部件性能 [35]。 美国关税影响 - 近期贸易紧张局势或使美国BoM成本上升,但不阻碍人形机器人普及,美国需要人形机器人缩小劳动力成本差距 [51]。 - 目前美国零部件替代品少,难与中国脱钩,长远关税或使美国产能降低全球零部件价格,中国供应商可能在美国建产能 [52]。 人形机器人100强 - 截至2025年4月25日,人形机器人100强年初至今等权重基础上涨4.5%,跑赢标普500指数10.5个百分点,表现最好的10只股票中有7只在中国 [53]。 高潜力个股 报告列出全球人形机器人高潜力个股,包括特斯拉、亚马逊、英伟达等公司,部分公司评级为Overweight,部分为Equal - Weight、Underweight等 [57]。 中国工业行业个股评级 报告给出中国工业行业部分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中国中铁、中国建筑等,评级有O(Overweight)、E(Equal - weight)、U(Underweight)等 [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