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国“双碳”目标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煤炭行业处于变革关键期,报告从资源禀赋、供需、进口及价格等方面分析现状,选取部分上市煤炭企业案例研究,提出存量时代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力点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煤炭资源禀赋 - 我国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2023年末中国煤炭储量1731.08亿吨,居世界第三,占全球储量比重约13.47%;2022年中国石油储量37亿吨,居世界第十三,占全球储量比重约1.54%;中国天然气储量7.2亿立方,居世界第8,占全球储量比重约3.41% [2] - 资源禀赋决定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1998 - 2009年煤炭消费占比维持在70%左右,2010年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截至2023年占比仍达55.30%,中长期煤电仍会起“压舱底”作用 [4] 煤炭供需情况 供给端 - 行业利润、环保政策分别是影响煤炭供给的核心内外生因素,2000年以来煤炭行业生产经历四个阶段 [4] - 快速扩张阶段(2000 - 2011年):国内GDP年均增速10.31%,煤炭工业全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均值20.18%,煤炭产量平均增速9.59%,由2000年的13.84亿吨增至2011年的37.64亿吨 [4] - 产能过剩阶段(2012 - 2015年):2012年GDP增速首次跌入8%,煤炭产能增长有惯性,2013年达区间峰值39.74亿吨,后因需求减少、替代能源发展,产能过剩,平均销售利润率均值降至9.75%,产量下滑 [5][6] - 供给侧改革阶段(2016 - 2020年):2016年启动供给侧改革,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2016年产量至区间低谷34.11亿吨,2018年末淘汰落后产能超8亿吨,2020年末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和产能大幅减少,盈利状况逐步回升 [8] - 能源危机与“保供给”(2021年至今):2021 - 2023年煤炭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达13.57%,2021年提出“煤炭保供”,产量持续创新高,2024年达47.6亿吨 [9] 需求端 - 电力、钢铁、化工、建材是煤炭主要下游消费行业,占比分别为61%、15%、8%、8%,各行业消费场景和品种不同 [10] - 2001年以来煤炭消费历经两次拐点,2013年达峰值42.44亿吨后下滑,2016年降至38.88亿吨后重新增长,2022 - 2024年持续创新高 [10] - 过去,经济周期、产业政策和电气化是影响消费拐点的重要因素,2013年后消费下滑因经济新常态和环保政策,2016年后回升因电气化程度提高,火电占主导,新能源无法覆盖用电需求 [12] - 未来,人工智能或将成为影响新增需求的重大因素,2022年全球相关领域耗电量占比近2%,IEA预测2026年占比约4%,人工智能发展将增加电力消耗,凸显火力发电重要性 [16] 煤炭价格分析 - 2022年以来煤炭价格“先涨后跌”,预计2025年波动幅度收窄,回归理性区间,未来更趋向市场化,政府调控仍重要 [17][19] - 定价机制“双轨制”长期存在,价格走势受供需、政策、国际市场、季节等因素影响,2022年政策明确价格合理区间和煤电价格传导机制 [18] - 动力煤价格2022年因供需紧张和俄乌冲突暴涨,2023年因保供稳价政策回落,2024年供需趋于平衡,波动收窄 [19] - 主焦煤价格受钢铁行业、基建投资、资源稀缺、“双碳”政策等因素影响 [19] - 无烟煤价格2023年因化工行业需求减弱高位回落,2024年行业需求稳定,价格维持震荡 [19] 煤炭进口情况分析 - 近年来煤炭进口增速缓、多元化、高价位,预计2025年印尼、俄罗斯、蒙古等仍是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数量高位但增速放缓,价格高位震荡,有下行压力和不确定性 [21] - 2022 - 2024年进口数量分别为2.93亿吨、4.74亿吨和5.42亿吨,增速逐年放缓,2023年增长因需求和政策因素,未来进口数量持续增长但增速渐稳 [22] - 2024年从印尼、俄罗斯、澳大利亚和蒙古进口煤炭数量占比92.5%,较2023年小幅下降,我国以印尼进口为主,占比持续下降,未来进口来源多元化趋势加深 [24] - 进口价格受基础供需、地缘政治、金融市场等因素影响,2020 - 2024年价格波动,预计2025年高位震荡,有下行压力和不确定性 [27] 煤炭企业案例分析 - 2021 - 2024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波动,与煤炭价格等高度相关,2022年增长,2023年下降 [30] - 选取四家上市公司,2021 - 2024年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商品煤产量持续增长,增速放缓;2021 - 2023年阳泉煤业、大同煤业原煤产量略有波动,总体稳定,未来行业将进入新常态 [33] 论存量时代煤炭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 - 存量时代煤炭企业面临挑战,需从技术升级、市场布局及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发力 [36] - 迎合行业趋势变革,加速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精细管理,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37] - 积极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市场布局:寻求资源整合模式,合理扩张,优化物流布局,拓展国际市场,调整生产结构 [38] - 注重产业链延伸,促进多元化发展:拓展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探索煤炭与新能源融合模式,发展煤炭服务业 [38][39]
能源转型背景下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策略——存量时代的供需逻辑、价格趋势与突破方向
大公信用·2025-05-10 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