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港交所-金融体系周期底部信心增强;评级增持
2025-06-09 1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大盘表现一致)[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融风险和信贷周期触底,中国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支持香港市场情绪和交易量[44] - 政策转向优先产业升级,结构性压力可能消退 - IPO数量增加,宽松要求下的创新将推动市值和交易量增长 - 有利市场环境下,新收入举措可能带来更高收益贡献 - 内地和海外资金可能流入香港市场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与趋势 - 年初至今香港资本市场交易活跃,截至2025年6月6日,日均成交额(ADV)达2400亿港元,1 - 5月IPO募资额同比增长超700%至780亿港元[2] - 预计交易活动将保持高位,受更多IPO、市场情绪高涨、资金流入和南向资金增加等因素驱动 - 金融系统周期触底,美国关税影响小于预期,支持ADV并降低市场波动性 驱动因素分析 - 金融系统经过10年风险控制和清理,回到规范发展模式,减少市场担忧,支持市场情绪和交易活动[10] - 中国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在AI、生物科技和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重新获得全球投资者信心[13] - 美国关税影响小于预期,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减少全球不确定性,减轻对香港资本市场的担忧[14]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提高2025 - 2027年ADV假设,分别至2200亿、2400亿和2650亿港元,交易手续费和清算费预测相应增加[26] - 考虑1Q25保证金基金规模超预期和2Q25香港利率大幅下降,调整净投资收入预测,2025 - 2027年分别下降3.4%、6.3%和3.1%[27] - 提高EPS估计,2025 - 2027年分别增长9.4%、10.6%和7.0%,预计2025和2026年EPS同比增长20%和8%[27] - 价格目标从440港元提高13.6%至500港元,基于2026年EPS估计,市盈率为37.4倍,重申“Overweight”评级,潜在上涨空间约24%[4][31] 风险与回报分析 - 目标价基于概率加权,25%牛市情景、65%基础情景和10%熊市情景,反映金融风险触底后ADV和资金流入增加的预期[38] - 牛市情景下,2026年ADV为2800亿港元,市盈率40倍;基础情景下,2026年ADV为2400亿港元,市盈率35倍;熊市情景下,2026年ADV为1950亿港元,市盈率32倍[33][34][38] 财务摘要 - 2024 - 2027年,公司总收入、EBITDA、净利润和EPS预计均呈现增长趋势[57] - 盈利能力指标如ROE、ROA、毛利率和净利率等有望改善 - 效率指标如核心成本/收入比预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