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2830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汽车销量1490万辆,同比增长21% [9] - 将2025年L2+自动驾驶普及率预测提高到25% [16] - 2025年2季度零售折扣和降价幅度加大 [25] - 近几个月纯电动汽车表现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增程式电动汽车) [32]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科技巨头参与竞争,本土品牌份额增加 [45][50] - 2025年亚洲和欧洲占中国汽车出口的65%以上,部分车企加速海外扩张 [54][62] - 未来12 - 18个月全球电动汽车增长可能放缓,之后有望复苏,合作成为新的竞争形式 [66][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概述 - 报告对多家中国汽车及相关企业给出评级,如蔚来、小鹏、极氪等为OW(增持),福耀玻璃、耐世特等为EW(持股),长城汽车(601633 - CN)、四维图新等为UW(减持) [8] 中国汽车行业预测 - 2025 - 2026年中国乘用车批发量预计分别为2827.3万辆和2848.3万辆,同比增长3%和1%;新能源汽车批发量预计分别为1493.5万辆和1645.4万辆,同比增长22%和10% [13] - 2025 - 2026年纯电动汽车批发量预计分别为776.6万辆和839.1万辆,同比增长8%和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批发量预计分别为716.9万辆和806.2万辆,同比增长40%和12% [14] 自动驾驶预测 - 将2025年L2+自动驾驶普及率预测从15%提高到25%,对应销量从330万辆增加到560万辆;ADAS + AD普及率预测从65%提高到80%,对应销量从1470万辆增加到1810万辆 [18]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 4月新能源汽车批发渗透率达到15.6% [21] 零售折扣和价格 - 2025年2季度零售折扣和降价幅度加大 [25]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 近几个月纯电动汽车表现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增程式电动汽车) [32]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品牌在低线城市销售占比更高 [35] 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 展示了不同动力系统(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电动)各品牌的市场份额及变化 [43][44] 市场竞争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科技巨头与本土车企合作设计开发智能电动汽车,推出新品牌,部分科技企业交付量可观并计划推出新车型 [45][47][49] - 本土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从外国品牌手中增加 [50] 汽车出口 - 2025年亚洲和欧洲占中国汽车出口的65%以上,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墨西哥、俄罗斯、阿联酋等 [54][60] - 部分车企加速海外扩张,如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在多个国家规划产能 [62][64] 全球电动汽车趋势 - 未来12 - 18个月全球电动汽车增长可能放缓,2027 - 2030年有望复苏,包括BEV渗透率、销量增长、资本支出、ROE等指标变化,同时中国电动汽车海外市场份额有望增加,L3及以上ADAS普及率上升,跨边境电动汽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并推出新车型 [66] 合作趋势 - 合作成为新的竞争形式,传统车企与新兴企业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如小鹏G9平台、联合采购、电子电气架构等 [67][71] 汽车制造商关注点 - 汽车制造商的下一个关注点包括车内AI智能座舱、人形机器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自动驾驶汽车 [74]
摩根士丹利:中国汽车概览-投资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