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印度-积极的政策势头强化了我们的建设性观点
2025-06-16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印度决策层在减少收益性支出、加快资本性支出、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制造业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努力令人鼓舞,支撑了投资增长,抑制了宏观稳定性风险,强化了对印度长期的建设性观点 [2] - 从周期性角度看,印度处于有利地位,商品进口占GDP比重较低且内需强劲,为贸易紧张局势提供缓冲;中期前景方面,政策层采取措施管理宏观稳定性风险、推动制造业投资,各邦政府降低营商成本,这些努力将拉动投资,降低宏观稳定性风险有助于实现利率结构性下降,释放更高投资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相对周期性走强 - 从周期性角度,印度在亚洲处境最佳,贸易敞口低、政策宽松、内需复苏、服务业重要性提升;5月商品和销售税征收增长加速至2.5年新高,三个月移动平均同比增长13%;4月服务出口同比增长保持在强劲的17%,且服务出口增长继续超过商品出口增长 [9] 宽松政策前置 - 印度央行6月会议大幅降息50个基点,超市场共识;向金融体系注入持久流动性,5月银行同业拆息持续低于政策利率25个基点,已下降130个基点;宣布现金准备金率分阶段下调100个基点,未来数月将向银行体系注入额外流动性 [10] 强化建设性观点的三大理由 宏观稳定性管理的新范式 - 从总量看,中央政府收益性支出占GDP比重降至22%的六年新低,收益性赤字降至17年低点,2025财年仅占GDP的1.7%,2026财年将进一步降至1.5%;23个邦的收益性支出总额稳步降至GDP的10.9%,为九年低点 [19] - 总体公共财政通过改善组合进行整合,中央政府财政赤字收窄,2025财年将达GDP的4.8%,支出结构改善,资本支出占GDP比重在2025年3月反弹至5.5%,社会福利计划支出占比下降 [22] - 通胀和经常账户赤字保持在央行舒适区,有助于进一步降息,印度央行已降息100个基点,未来可能继续降息25个基点,名义利率将接近三年低点5.25%,实际利率将达1.5%;中期来看,宏观稳定性改善可能使进入结构性利率下行期,有利于投资周期,降低产出波动性 [27] 协同推动制造业 - 自2020年推出以来,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在手机零部件、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以及制药等关键行业加快落地,印度商品出口增长约60%,增长最强劲的细分市场正是PLI支持的产品 [29] - 截至2025年3月的12个月内,苹果在印度组装的iPhone价值220亿美元,产量增长近60%,占总产量的20%,推动印度电子产品出口自2022年以来翻番多,目前年化达470亿美元,苹果目标到2026年底在印度组装对美国销售的大部分iPhone [31] - 政策层与行业积极互动,重新调整PLI方案,将资源重新分配到效率最高的行业;2026财年预算中,PLI预算拨款同比增加108%至1950亿印度卢比(23亿美元);政府还宣布电子元件制造计划,考虑针对稀土磁体推出类似PLI计划 [31][34][37] 令人鼓舞的邦政府助力 - 多个邦宣布全面发展制造业举措,如马哈拉施特拉邦计划10月推出“Viksit Maharashtra”长期发展路线图,目标到2030年将经济总量从5000亿美元提升至1万亿美元;北方邦计划推出1000亿印度卢比激励计划促进电子元件制造业;泰米尔纳德邦宣布首个邦级电子元件制造业计划 [38][39] - 中央政府成立国家专责小组,确定改善营商便利度的关键改革领域,预计成立放松管制委员会,还将部分50年期无息贷款发放与邦政府改革进展挂钩 [39] 为更高投资创造更多储蓄 制造业是关键一环 - 预计印度未来十年平均每年增长6.5%,到2028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目前GDP增长速度无法创造足够就业机会消化劳动力增长,未来十年劳动力预计至少增长8400万,起点上劳动力存在严重就业不足,劳动力参与率低 [41] 服务业发挥关键作用 - 中国和印度商品和服务出口占GDP比重均为21%,疫情使全球服务出口潜在市场上升,印度全球服务出口市场份额从新冠疫情前的3.4%升至目前的4.3%,以美元计算,服务出口几乎翻番,从2020年12月的2100亿美元增至2025年4月的4100亿美元,接近商品出口 [49] - 虽人工智能可能减少新增就业机会,但价值创造和出口的美元价值可能不受太大影响,外包潜在市场增长和印度市场份额上升,印度仍将获得附加值,对储蓄的促进作用不变;人工智能还可能带来生产力效应、替代效应和恢复效应,有助于抵消工作替代效应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