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表现一致),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相符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L4+级自动驾驶的普及将推动Robotaxi的规模化发展,预计到2035年L4+级乘用车的渗透率将达到20%以上 [5] - 中国在自动驾驶准备方面表现突出,L4+级渗透率较高,且Robotaxi有望切入400万辆出租车市场,其中在线网约车服务车辆约300万辆或成部署起点 [7][11][12] - 与有人驾驶出租车相比,Robotaxi未来成本更低、更具经济性,随着BOM成本下降和车队规模扩大,早期参与者更易实现收支平衡 [18][22][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乘用车自动驾驶水平分布 - 预计到2035年L4+级乘用车渗透率将达20%以上,全球乘用车自动驾驶水平分布随时间变化,L4及以上级别占比逐渐增加 [5] - 2030年预计全球乘用车9470万辆,其中L4+级乘用车160万辆,中国在L4+级乘用车中占比73%,达120万辆 [8] 自动驾驶能力分级 - 介绍了不同自动驾驶等级(L1 - L5)的特点,包括驾驶类型、驾驶员行为、启用技术、定义应用和法规要求等方面 [10] 中国出租车市场与Robotaxi - 中国出租车队中在线网约车服务占比超50%,约300万辆,或成Robotaxi部署起点,随着网约车市场份额增加,Robotaxi有望从约110万辆传统出租车市场获取更多增长空间 [12] 各国Robotaxi发展情况 - 中国、美国和阿联酋在Robotaxi发展方面领先,中国政策支持强,多地开展商业运营;阿联酋发展加速,与企业合作推进;美国主要集中在西海岸城市,部分城市已扩大车队规模 [14] Robotaxi的技术与成本 - Robotaxi依靠L4及以上自动驾驶能力实现无人驾驶,如WeRide的Robotaxi配备多种传感器和芯片 [15] - 目前Robotaxi运营主要成本来自BOM折旧,若BOM成本降至当前的三分之二,将比有人驾驶出租车更盈利,且相比有人驾驶出租车60%的驾驶员成本,Robotaxi仅需安全监控员,可节省大量人力成本 [19] 中国Robotaxi领先企业 - 介绍了中国几家领先的Robotaxi企业,包括WeRide、Pony AI、Apollo Go和Tesla Cybercab的车队规模、运营区域、单位经济、自动驾驶等级、芯片、传感器等信息 [21] 未来趋势 - BOM成本将随算法改进而下降,早期积累更多运营数据的企业将获得成本优势和更好的乘车体验 [22] - 扩大车队规模可加速数据积累,形成降低BOM成本的正循环,使Robotaxi部署更经济 [23] - 随着BOM成本下降和车队规模扩大,早期参与者更易在车辆层面和损益表上实现收支平衡 [24] 公司评级 - 报告对多家汽车相关公司给出了评级,如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为Equal-weight(E),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为Overweight(O)等,具体评级及价格信息可参考报告表格 [72][73]
摩根士丹利:中国汽车Robotaxi-炒作还是希望?
2025-06-17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