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鉴于通胀和石油负担起点较低,目前亚洲油价上涨可控,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师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油价将回落至60美元/桶,但如果油价持续保持在85美元/桶以上且美元走强,降息可能推迟,亚洲经济增长前景将受拖累 [9] - 从增长角度看,泰国、韩国和印度等油气赤字大的经济体面临风险更大;从宏观稳定性角度看,菲律宾、印度和印尼等经常账户持续赤字的经济体面临更大挑战 [3][9] - 目前油价水平可控,亚洲各央行仍可能继续采取宽松政策,但如果油价上涨持续且美元走强,可能导致推迟降息或降息幅度低于预期 [47][5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油价上涨目前情况 - 不确定性使石油市场风险溢价短期内保持高位,但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油价将回落至60美元/桶,若油价持续在85美元/桶以上且美元走强,降息可能推迟 [9] - 亚洲石油负担低于长期平均水平,通胀处于央行舒适区间,目前维持货币政策前景展望不变,若油价升至85美元/桶以上且货币大幅贬值,降息可能推迟,亚洲增长前景将受抑制 [8] 亚洲对油价波动的敏感性 - 亚洲是最依赖石油进口的地区,石油占亚洲能源需求的25%,80%的石油需求需进口满足,截至2025年4月的12个月内,亚洲石油和天然气贸易差额占GDP的 -2.4% [10] - 近期供应驱动的油价飙升对亚洲是不利因素,但亚洲石油价格低于趋势水平是缓解因素,2024年亚洲石油负担降至3.1%,若油价维持75美元/桶,未来12个月石油负担将降至2.8%,油价需涨至85美元/桶,石油负担才能提至长期平均水平 [14] - 目前亚洲地区宏观稳定性指标在通胀和经常账户余额方面表现良好,预计油价每涨10美元/桶,亚洲CPI和经常账户余额将扩大40个基点,若油价涨至85美元/桶以上,亚洲整体通胀率将升至2%以上,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重将减少 [8][22][36] 油价上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目前油价水平可控,亚洲各央行仍可能继续宽松政策,发达市场央行可能忽略供应侧驱动的油价上涨,新兴市场央行会将其作为政策重点 [47] - 澳大利亚央行因核心通胀敏感度低和对全球增长担忧保持鸽派,预计今年8月和11月再降息两次 [48] - 印度央行因国内燃料价格与75美元/桶油价挂钩,且有内在缓冲限制传导,预计第四季度再降息25个基点 [49] - 印尼央行对高油价风险敞口适中,货币走势比油价走势对政策制定更重要,汇率趋势对评估降息时间和幅度更关键 [50] - 日本央行9月更可能按兵不动,油价上涨将推高国内通胀,影响私人消费和产出缺口,若日元升值影响可能小于预期 [51] - 韩国央行仍处于降息轨道,但明年不太可能将政策利率降至远低于2%的水平 [51] - 菲律宾央行最鸽派,但受油价上涨影响大,近期能源价格上涨可能抑制降息周期,预计本周会议降息25个基点 [52] - 若油价持续走高至85美元/桶左右且美元进一步走强,可能导致亚洲推迟降息或降息幅度低于预期 [52]
摩根士丹利:油价上涨将于何时开始影响亚洲?
2025-06-19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