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梳理中国人形机器人线束行业发展现状,对该行业的产品性能要求、产业链、行业规模作出具体分析 [3] -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受多因素推动,预计2026 - 2027年市场起量,2028 - 2030年大规模应用启动,2030 - 2035年全面商业化扩张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人形机器人线束的要求 - 定义:连接机器人各部件的电线和电缆集合,承担电力传输、信号控制和数据通信功能,由导线、绝缘材料、保护层和连接器组成 [8] - 分类:按产品类型分为柔性线缆和刚性线缆;按产品功能分为动力线束和信号线束 [18] - 性能对比:抗震动性能要求为工业机器人的10倍、车规级的1/4;防水性能略高于工业机器人线束、略低于车规级;盐雾测试要求略低于车规级;耐热性能与车规级相同;轻量化、抗腐蚀性、屏蔽性能、弯折寿命、线束数量需求、连接器要求高于工业机器人线束 [21] 人形机器人线束市场的竞争情况 - 产业链中游供应格局:海外主流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线束企业主要为欧美日韩企业,中国主流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线束企业主要为中国本土企业 [4][37] - 产业链中游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为安波福、住友电工、藤仓等国际巨头企业;第二梯队包括万马、电连技术、立讯精密、鑫宏业等中国领先企业;第三梯队包括瑞可达、维峰电子等企业 [40] 人形机器人线束的市场规模 - 从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计算,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约3.4亿元,2030年增长至170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约118.6% [5][46] 人形机器人线束相关行业政策 - 国家层面持续推出支持政策,如《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25] 人形机器人线束产业链图谱 - 上游为原材料,包括导线、绝缘材料、连接器、保护层、屏蔽层等;中游为线束制造商;下游为应用环节 [27] 人形机器人线束产业链上游 - 原材料国产化率:导线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保护层和绝缘材料国产化率约50%;屏蔽层国产化率约30%;连接器国产化率最低,约10% [31] - 原材料占比:导线约40%,连接器约30%,保护层约10%,绝缘材料约7%,屏蔽层和胶带约12%,合计占总成本约70% [33] - 连接器创新:安费诺、泰科、维峰电子、立讯精密、广濑电机等企业的连接器功能持续提升,具备自诊断、边缘计算、柔性连接、无线与高频传输等功能 [36] 人形机器人线束产业链中游 - 海外主流企业合作情况:特斯拉线束总成方主要是安波福等;波士顿动力Atlas主要是安波福等;Figure AI主要是安波福等;Agility Robotics主要是Lear利尔公司等 [39] - 中国主流企业合作情况:优必选合作企业有立讯精密等;宇树科技有立讯精密等;智元有昆山沪光等;傅立叶有立讯精密等;逐际动力有新亚电子等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