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中国太平 - H,给予“减持”评级,截至 2025 年 12 月目标价为 8.20 港元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太平是运营历史悠久的国有保险公司,有综合牌照,但发展成全面保险集团步伐偏缓,股息收益率低于同业,下行风险大于上行风险 [1] - 预计太平人寿 2024 - 2027 年新业务价值复合年增长率达 12%,优于同业,但盈利高度依赖寿险业务,或被视作纯寿险企业 [4][9] - 公司积极去风险缓释资产负债表风险,但盈利对权益市场波动敏感性高,业务集中风险大,股息吸引力欠佳 [35][42][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理据 - 中国太平拥有综合牌照,是战略资产,在宏观逆风下可充当风险对冲工具,稳固估值水平 [14] - 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增长前景优于同业,预计 2024 - 2027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12%,得益于代理人人数企稳、产能提高和分销渠道贡献平衡 [4][9] 优于同业的新业务价值增长前景 - 太平人寿依赖代理人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长,预计 2024 - 2027 年新业务价值增幅高于主要同业,2025/26/27 年预测分别为 106 亿/116 亿/129 亿港元 [18] - 代理人人数下降不利影响消退,2024 年底太平人寿代理人人数为 53,000 人,较 2019 年底下降 41%,低于主要寿险公司降幅 [20] - 2024 年太平人寿代理人整体产能显著提高,超过 2019 年水平,但与平安人寿和中国人寿相比仍有差距 [22] - 产品组合转向长期保障型保单,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差异收窄,价值率扩张前景或支撑新业务价值增长 [27][28] 积极去风险举措缓释资产负债表风险,但需注意盈利敏感性高于同业 - 中国太平积极对资产负债表去风险,风险资产占比从 21 年底的 26%减半至 24 年底的 14%,低于同业 [35] - 股市波动会加剧保险公司投资业绩波动性,中国太平盈利对权益市场波动敏感性最高,上证综指下跌 10%,25 财年市场一致预期盈利将下跌 135% [36] 盈利的高集中度风险,锚定公司估值接近纯寿险公司 - 寿险业务贡献约 80%以上的集团盈利,业务高度集中,对宏观环境敏感性高,若宏观逆风不利,寿险新单销售或波动,影响股价 [42] - 公司尚未充分利用海外财产险业务地位多元化盈利来源,估值接近纯寿险公司 [42] 债券收益率下行背景下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压力 - 债券收益率下降会影响险企资产负债表和偿付能力资本,中国太平集团主要子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虽高于监管要求,但需审慎观察 2025 年潜在下降情况 [43] - 对公司是否考虑额外融资支持业务增长和年终分红能力存疑 [43] 作为红利股的吸引力欠佳 - 中国太平 25 财年预期股息收益率约 3%,低于主要同业的 4 - 6%,对权益投资者吸引力欠佳 [4][45] - 关注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公司是否考虑中期分红方案及 25 财年预期股息指引 [49] 估值 - 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截至 2025 年 12 月目标价为 8.2 港元,对应 4 倍的集团层面 25 财年预期市盈率,接近历史低点 [9][52] - 寿险业务估值为 4 倍的 25 财年预期市盈率,非寿险和再保险业务为 2 倍,其他业务为 1 倍 [53] 市场地位 - 中国太平是行业关键参与者,但受竞争加剧影响,寿险业务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 5.0%降至 2024 年的 4.2%,非寿险业务市场份额 2024 年为 1.8%,与 2014 年持平 [55] 投资理据、估值与风险 - 预计太平人寿 2024 - 2027 年新业务价值复合年增长率达 12%,优于同业,但盈利高度依赖寿险业务,下行风险大于上行风险,给予“减持”评级 [66] - 目标价 8.2 港元基于分类加总估值法得出,对应 4 倍的集团层面 25 财年预期市盈率,接近历史低点 [67] - 评级和目标价主要上行风险包括采取缓解盈利对股市波动敏感性措施、新单保费增长和寿险新单销售复苏快于预期、非寿险业务盈利贡献更平衡 [68]
摩根大通:中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