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多国长期利率上升或维持高位,中国是例外,长期利率降至1.6%的历史低位,反映出中国处于资产负债表衰退中,亟需政府加大财政刺激力度 [1][3] - 长期利率上升部分是量化宽松转向量化紧缩的必然结果,同时通胀预期等因素也推动了利率上升,但由于私营部门借贷需求未显著恢复,利率大幅上升可能性不大 [13][16][33] - 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创新本身难以推动整体经济复苏,政府应通过公共工程等财政刺激措施将私营部门的过剩储蓄重新投入经济循环 [50][53][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上升原因 - 资产负债表衰退导致长期利率下降:1990年日本和2008年欧美资产泡沫破裂后,私营部门为修复资产负债表开始去杠杆,减少借贷并增加储蓄,金融机构资金流入增加但缺乏借贷对象,只能购买政府债券,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 [4][6][7] - 量化宽松加速长期利率下降:泡沫破裂后,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购买政府债券注入流动性,但因缺乏借贷者,未能刺激经济,反而使政府债券收益率进一步降低 [10][11][12] - 量化紧缩推动长期利率上升:随着通胀上升和私营部门资产负债表改善,央行被迫停止量化宽松并开始量化紧缩,这导致长期利率上升,是退出量化宽松的必然结果 [13][15][16] - 通胀预期等因素推动利率上升:美国特朗普提出互惠关税计划以及中东冲突影响能源价格,加剧了通胀担忧,推动长期利率上升;此外,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一些因素也可能推动利率进一步上升 [33][35] 私营部门财务状况 - 美欧日私营部门持续保持财务盈余:美国私营部门财务盈余占GDP的7.31%,超过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的平均水平;欧元区私营部门财务盈余占GDP的6.35%,也高于雷曼事件后的平均水平;日本私营部门财务盈余占GDP的6.72%,企业部门尽管资产负债表已修复,但仍因债务创伤不愿借贷 [23][24][26] - 私营部门借贷需求疲软:美欧日私营部门借贷需求仍未显著恢复,不是近期长期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29] 中国经济状况 - 中国处于严重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中:房地产价格下跌使个人资产负债表恶化,人们优先偿还债务或增加储蓄,导致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的历史低位,与美欧日国债收益率走势相反 [37][38][45] - 中国亟需财政刺激:资产负债表衰退导致私营部门储蓄增加但借贷减少,资金从收入循环中漏出,经济面临收缩风险,政府应通过公共工程等财政刺激措施将过剩储蓄重新投入经济循环 [44][46][47] - 创新难以推动经济复苏: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创新产品可能会吸引消费者购买,但消费者会减少对其他产品的支出,总支出不变,无法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50][52][54] - 财政刺激政策选择:公共工程是填补通缩缺口最可靠和快捷的方式,税收减免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效果有限;中国放松签证政策虽有一定效果,但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旅游业未能充分发挥刺激经济的作用 [46][60][66] - 中国衰退可能比日本更严重: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失业率可能高于官方数据,消费低迷,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可能比日本更严重 [74][75][76] 政策建议 - 政府应关注财政刺激:在私营部门持续保持大量财务盈余的情况下,政府应专注于使用足够的财政刺激措施来防止经济下滑,而不是过度担忧财政可持续性 [36] - 避免过度依赖结构改革: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结构改革难以解决当前经济衰退问题,政府应避免被呼吁结构改革的声音左右,优先采取财政刺激措施 [77][78][79] - 营造支持财政刺激的氛围:中国应营造支持财政刺激的政策氛围,借鉴美国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时迅速采取财政刺激措施的经验,促进经济复苏 [85][87][88]
野村:日本、美国和欧洲长期利率上升的原因;中国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2025-06-30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