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评级为“增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2025年Q1业绩同比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战略调整、在手订单储备及市场占有率提升 [1][2] - 公司剥离数控机床业务,完善产品布局,港机业务订单充足,光伏电池组件业务形成完整闭环,GPU芯片业务打开新成长空间 [3][9] - 全球GPU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控股子公司锐信图芯的GPU芯片已量产且批量供货,产品切入多个行业 [9]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随着光伏产业链产能出清和新一代GPU芯片产品落地,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671 | 1,184 | 1,344 | 1,599 | 2,033 | | 增长率yoy(%) | -54.5 | 76.5 | 13.5 | 19.0 | 27.1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811 | 123 | 133 | 157 | 190 | | 增长率yoy(%) | -354.1 | 115.2 | 7.9 | 18.0 | 21.1 | | ROE(%) | -59.1 | 5.6 | 7.4 | 7.8 | 8.4 | | EPS最新摊薄(元) | -0.80 | 0.12 | 0.13 | 0.16 | 0.19 | | P/E(倍) | -9.1 | 60.1 | 55.7 | 47.2 | 39.0 | | P/B(倍) | 5.2 | 4.8 | 4.4 | 4.1 | 3.7 | [1] 事件 - 2024年公司营收11.84亿元,同比+76.48%;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亏损减少 [1] - 2025Q1公司营收2.15亿元,同比+41.12%,环比-15.13%;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64.64%,环比-61.48%;扣非净利润0.33亿元,同比+74.31%,环比扭亏为盈 [1] 业绩分析 收入端 - 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因战略调整,剥离数控机床业务并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 [2] - 2025年Q1业绩同比高速增长,凭借在手订单储备和市场占有率提升,推进港机项目交付和客户服务,出货量增长 [2] 利润端 - 2024年毛利率12.41%,同比+5.42pct;净利率7.03%,同比+131.59pct [2] - 2025Q1毛利率27.64%,同比+29.34pct,环比-5.10pct;净利率13.98%,同比+3.65pct,环比-12.47pct [2] 费用端 - 2025年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3.34%/8.55%/4.20%/-3.48%,同比-1.27/-8.50/-0.26/-4.80pct,降本增效显著 [2] 业务布局 数控机床业务 - 2024年完成数控机床业务剥离,润星科技100%股权于12月17日过户,收到股权转让款3.57亿元,收回关联借款本金、利息及应付股利3.10亿元 [3] 港机业务 - 借助在手订单储备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做好港机重点项目交付和客户服务,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约20亿元 [3] 光伏电池组件业务 - 已切入光伏行业TOPCon电池片领域,形成完整闭环,光伏产业链产能逐步出清 [3] GPU芯片设计业务 - 2024年10月收购锐信图芯,其已实现GPU芯片量产且批量供货,BF2000系列与国内主流生态厂商完成适配,切入多个行业 [3][9] GPU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GPU市场预计超985亿美元,2024 - 2029年预计以21.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将增至2000.8亿美元 [9] - 海外禁令趋严,国内厂商GPU芯片在性能和生态上加速追赶,有望增加市场份额 [9] 股价信息 | 股票信息 | 详情 | | --- | --- | | 行业 | 机械 | | 2025年6月27日收盘价(元) | 7.47 | | 总市值(百万元) | 7,527.45 | | 流通市值(百万元) | 7,526.12 | | 总股本(百万股) | 1,007.69 | | 流通股本(百万股) | 1,007.51 | | 近3月日均成交额(百万元) | 424.62 | [4]
华东重机(002685):Q1业绩同比高速增长,GPU芯片业务打开新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