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半导体行业长期投资评级为有吸引力(Attractive)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供应链缺乏长期可见性,但对明年人工智能领域仍持乐观态度 [1][6] - 英伟达供应链短期强劲,长期情况不一,但对其长期前景更乐观,英伟达是半导体行业首选 [3] -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方面,预计今年中国处理器贡献极小,中国超大规模企业在出口管制后发展面临困境 [4][5] - 人工智能供应链其他方面也很强劲,但英伟达在同比营收增长上仍领先,且中国客户表示ASIC受出口管制影响 [10] - PC市场疲软,有部分提前采购和CPU供应限制情况,AI PC营销资金下半年倾向英特尔,DRAM和NAND短期表现良好但市场对其持续性存疑 [11][12][13] - 中国半导体设备支出下半年将比上半年强劲,KLA是环绕栅极(GAA)技术的赢家 [16][17] 各部分总结 AI相关 - 英伟达供应链短期强,长期看法不一,市场对2026年存疑,但分析师认为需求和供应情况良好,英伟达是半导体首选 [3] - 关于中国B30产品,分析师对其在英伟达预测中权重不大,预计今年中国处理器贡献极小 [4] - 中国超大规模企业在出口管制后发展困难,H20性能水平技术已有竞争力,更低性能产品吸引力不大,可能存在灰色市场活动 [5] - 人工智能供应链其他方面如ASIC和AMD表现强劲,但英伟达同比营收增长领先,且ASIC受出口管制影响 [10] PC市场 - PC市场2季度表现低迷,2、3季度产量略低于预期,部分英特尔SKU供应紧张,PC DRAM需求中DDR4占比高于预期 [11] - AI PC营销资金下半年倾向英特尔,因Lunar Lake补贴更高,且有猜测2026年AI PC的TOPS要求将保持不变 [12] 内存市场 - DRAM和NAND短期表现良好,但市场对其持续性存疑,HBM价格仍坚挺,部分内存参与者认为2026年上半年情况或更具挑战性,DDR4短缺可能持续全年 [13] - NAND情况不一,消费级固态硬盘因控制器限制情况较好,至少持续到3季度,其他方面NAND价格稳定但无改善 [14] - 美光在HBM市场努力达到目标份额,客户反馈有正常成长烦恼,其规格在每瓦功率上优于竞争对手,但可靠性和交付仍在提升中,价格略高于竞争对手,其他竞争对手供应问题对整体影响不大 [15]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 - 中国半导体设备支出下半年将比上半年强劲,设备公司在3季度财报中对前景展望改善,逻辑客户带动下对中国的出货量将更强,尽管部分企业利用率低,但供应链反馈显示国家补贴推动的支出将持续强劲 [16] - KLA是环绕栅极(GAA)技术的赢家,ALD、外延、蚀刻和过程控制在GAA技术推动下将增加在半导体设备支出中的份额,KLA受益于市场份额扩大,在GAA和先进封装方面表现出色,供应伙伴认为其为堆叠纳米片提供的计量工具至关重要,应用材料公司(AMAT)也有积极反馈 [17] 光刻胶 - 内存用干光刻胶进展顺利,逻辑用干光刻胶进展较慢,DRAM客户对干光刻胶采用反馈积极,但台积电采用可能要到A10 [18] 数据中心架构 - 800V数据中心架构面临重大路线图挑战,数据中心短期内不太可能从400V过渡,纳微半导体(Navitas)股价虽因英伟达提及而上涨,但市场对其是否被纳入ODM 800V计划存疑 [20] 公司估值与风险 - 英伟达估值约为摩根士丹利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6.02美元的28倍,与大型人工智能同行博通大致相当,高于半导体整体水平,反映分析师对其盈利预期上调的信心以及其在该领域的高利润率和增长前景 [21] - 英伟达上行风险包括训练和推理推动数据中心收入增长、游戏销售因基于GPU的AI PC受关注而加速、英伟达收复中国市场失去的收入;下行风险包括人工智能终端市场未达预期、客户大幅减少GPU购买、AMD重新成为可行的GPU竞争对手、谷歌以外的云客户开发出有竞争力的定制硬件 [22]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半导体行业覆盖公司中,如英伟达(NVDA.O)评级为增持(Overweight),英特尔(INTC.O)评级为持股观望(Equal-weight)等,各公司评级和价格信息详见报告 [79] - 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覆盖公司中,如爱德万测试(Advantest,6857.T)评级为增持,尼康(Nikon,7731.T)评级为减持(Underweight)等,各公司评级和价格信息详见报告 [81]
摩根士丹利:半导体-来自中国台湾和北京的要点”
2025-07-02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