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内多家公司给出投资评级,其中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百度、网易、快手科技、腾讯音乐娱乐、哔哩哔哩、中国文学、微博、Hello Group、携程、同程旅行、好未来、新东方等公司评级为“Buy”;京东、唯品会、看准网、前程无忧等公司评级为“Neutral”;特斯拉评级为“Sell (CBE)”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电商巨头纷纷加大补贴投入,短期内电商巨头盈利预期下调,竞争至少持续到双11购物节,中期美团、阿里巴巴和京东预计市场份额分别为50%、30%、20%,但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限,价值创造可能低于预期。投资方面,短期内对美团更谨慎,尘埃落定后更看好阿里巴巴,京东需关注亏损峰值和商品业务势头,重申腾讯为行业首选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现状 - 平台补贴升级驱动即时零售行业竞争迅速升温,阿里巴巴7月2日宣布未来12个月投入500亿用于消费者和商家补贴,7月5日饿了么和淘鲜达日订单量达8000万,淘鲜达日活超2亿;美团7月5日订单量超1.2亿;京东7月8日宣布向优质商家追加投资100亿,6月18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达2500万 [2] 常见投资者问题解答 - 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行业(不含外卖)规模将增长30%,达到7600亿,占中国电商市场的4 - 5%,主要抢占传统夫妻店和便利店的市场份额 [3] - 订单量激增原因除了针对高弹性需求和平台高额补贴外,还与消费者拆分订单以优化优惠券使用有关,因此每日订单增长可能不能准确反映行业GTV,但可作为平台补贴水平的衡量指标 [3] - 电商巨头此时参与竞争是为了应对美团在即时配送领域的竞争,同时希望利用高频外卖消费增加用户参与度和促进交叉销售 [3] 对电商行业的影响 - 短期来看,电商巨头盈利预期下调,预计京东、阿里巴巴和美团年度投资额分别为250亿、250 - 300亿和250亿,竞争至少持续到双11购物节 [4] - 中期来看,预计美团、阿里巴巴和京东市场份额分别为50%、30%、20%,但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限,价值创造可能低于预期,主要原因包括竞争加剧导致OP/GTV潜力下降、交叉销售潜力降低、履约基础设施投资过度以及平台为提升用户参与度接受低利润率 [4][6] 股票投资建议 - 随着竞争压力增加,预计京东、美团和阿里巴巴短期内表现将落后于同行,短期内对美团更谨慎,因其盈利预期较高且估值为19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尘埃落定后更看好阿里巴巴,因其股价回落至DeepSeek之前水平;京东估值为9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或7 - 8倍核心市盈率,需关注亏损峰值和商品业务势头;重申腾讯为行业首选,其游戏和广告业务盈利可见性强,AI领域有长期上行潜力 [7]
瑞银:中国互联网行业_对即时零售竞争的思考
2025-07-14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