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整体投资评级,但部分公司给出了评级,如Wharf为3(Sell),Henderson Land、Hysan等为1(Buy),CK Asset为2(Neutral)等 [17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支持是香港房地产行业的关键转折点,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带来人才和资金流入,支撑资产价格 [1][8] - 行业评级受资金流向支撑,虽基本面有改善但仍面临挑战,预计下半年高收益和指数股票将受益于资金流入 [9] - 各细分市场表现分化,住宅市场供应过剩情况缓解但盈利周期尚早,写字楼市场有集中化趋势,零售市场5月转正,商业地产仍面临压力 [1][5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I. 国家支持是关键转折点 - 国家支持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带来人才和资金流入,保护资产价格,具体措施包括沪港金融合作新计划、A股企业赴港上市、香港人才入境计划等 [8][11] II.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持仓量升至历史新高,自2023年以来持续增加,2024年10月和2025年2季度加速 [10] - 2025年5月中国公募基金KPI改革,促使资金流入房地产板块,该板块占恒生指数权重约5.8% [16][17] - 中国保险公司在利率下降背景下,接受更低收益率,可能降低股票投资的股息收益率目标,使房地产板块仍受关注 [20][21] - 虽然7月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上升,但并非强烈负面催化剂,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对盈利有积极影响 [22][25] - 部分中小开发商面临流动性挑战,如Emperor International贷款逾期、Grand Ming贷款违约等 [34][36] - 预计7月行业回调,投资者偏好有自由现金流(FCF)和股息每股收益(DPS)可见性的股票,首选太古地产、香港置地和领展房产基金 [37][39] III. 基本面 - 投资者对行业基本面周期回升存在疑虑,包括DPS周期启动时间、住宅竣工与销售关系、开发商财务违约及土地储备态度等 [49] - 短期内各细分市场有边际改善但未实现结构性转变,如写字楼集中化、零售销售转正、住宅新房成交量接近6年高位、潜在REIT互联互通等 [50] (1)DPS周期是否在2026或2027年启动 - 预计2026/2027财年优先偿还债务而非提升DPS,除太古地产和香港置地承诺中个位数DPS增长、现金充裕公司可能增加DPS外,多数公司仍以偿债为主 [56][59] (2)住宅市场:供需分析 - 需求方面:需求受家庭形成和人才流入推动,预计2025 - 2031年人口复合年增长率为0.5%,每年有18万人才及家属定居香港,内地买家每年购买约7000套新房;租金增长反映潜在购房需求约6.7万套;预计2025年底房贷利率降至3.3%,小于70平方米单位的租金收益率为3.5%;2025年上半年新房成交量接近5 - 6年高位,连续4个月月销量超5000套 [60][78][97] - 供应方面:供应减少,可用供应降至9.3万套,较峰值下降5%;土地供应处于25年低位,开发商对新土地投资谨慎;预计2027年吸纳量超过竣工量;预计2025年下半年房价下跌1%,全年下跌2%,6月房价指数上涨1% [103][114][123] (3)写字楼市场 - 中环核心资产表现优于预期,需求来自扩张和非核心区域升级,2025年上半年有正吸纳量;预计2027年核心中环资产有望企稳;整体空置率仍较高,预计2026年升至15%,吸纳量低于新增供应量 [128][130][131] (4)零售市场 - 5月零售销售转正,同比增长2.4%,主要受游客增加、内地游客消费稳定、港元贬值和资本市场财富效应等因素推动;预计2025年有轻微正吸纳量,街铺空置率约12%,主要业主出租率超94%;预计租金收入复苏可能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 [2][141][146] (5)商业房地产(CRE) - 商业房地产仍面临压力,包括估值下行、租金无法覆盖利息成本和买家有限等问题;部分小开发商融资环境严峻,如Emperor International贷款违约 [3][163][164] 行业估值 - 行业估值重估逻辑包括合理的DPS可见性、回购、要求回报率压缩以及潜在的净资产值(NAV)折扣收窄预期,预计高收益和指数房地产股票将继续受益于资金流入 [169][170]
花旗:香港房地产_国家支持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推动资金流入及基本面积极变化
2025-07-15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