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反内卷与市场化改革
长城证券·2025-07-22 18:04
反内卷背景与政策定位 - 新一轮“反内卷”被视为“供给侧改革2.0”,当前产能过剩产业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2][6] - 2009年“四万亿”政策致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十年后新一轮产能过剩伴随房地产、债务调整及需求转型出现[6] 市场与政府关系 - 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要减少政府对资源直接配置[8] - 2014年中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占全球总额43%、76%、59%和70%,2024年产量占全球93%,但2024年多晶硅等价格跌幅达39%、50%、40%和29%[9]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探索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11] 退出的市场化改革 - 问题根源是产能过剩,2012年后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制造业,近十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致供需失衡[2][12] - 解决重点是企业如何退出,竞争会使大企业吞并小企业、亏损企业退出,通过降价、兼并等市场化手段实现[12] - 以光伏企业为例,市场机制缺失致部分企业不能退出,影响价格和行业盈利[14] - “反内卷”核心是让落后企业有序退出,是对投融资各环节的市场化改革[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