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名称:2025年中国整车行业研究报告:新能源转型加速度,智能化变革驱动产业升级 [1] - 撰写人:马天奇 [1] 报告核心观点 -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驱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智能化成品牌竞争核心要素 [2] - 2025年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等领域取得突破,自主品牌竞争力增强、全球份额提升 [2] - 报告分析行业现状,研究新能源市场规模、智能化技术路径及品牌格局,探讨车企把握变革机遇实现升级,对未来市场、技术及国际化策略进行判断,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 [2] 各部分总结 2025年乘用车市场格局 - 2024 - 2025年月均销量稳定在200万台以上,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2.5%,自主品牌份额提至69.0%,行业集中度提高(内销前三占比32.8%),科技巨头跨界造车重塑格局,行业两极分化,头部企业高盈利,传统车企承压 [3] 新能源车品牌竞争新态势 - 2025年特斯拉领跑,小米跻身前列,比亚迪月销从12万增至50万,吉利星愿和小鹏M03增长亮眼,11 - 20万价格区间结合品牌影响力与性价比的策略成制胜关键 [3] 自主品牌发展趋势 - 2021 - 2025年自主品牌通过创新高端化突破,2025年5月市场份额达69.1%,批发量同比增23%至160万辆,出口量同比增17%至37.4万辆,技术降本使高阶智能驾驶下沉至10 - 20万市场,推动出口从2019年的117万辆增至2024年的631.6万辆,预计2030年市场达3,639.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提至87.4% [3] 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2024 - 2025年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2026 - 2027年减半征收,2025年推出最高2万元报废更新及1.5万元置换更新补贴,政策促进老旧车辆淘汰,带动市场需求,支持新能源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4][6] 2023 - 2025年乘用车销量情况 - 2023 - 2025年(1 - 5月)乘用车月度销量整体上升,从2023年初的146.86万台提升,2025年3月创246.82万台新高,2024 - 2025年月度销量多数稳定在200万台以上,购置税优惠政策效果显著 [10] 2024 - 2025年车市价格情况 - 2024 - 2025年市场价格指数先升后降,2024年上半年最高达4.2%,下半年转负,2025年2月跌至 - 9.8%,自主品牌折扣率13 - 16%,合资非豪华品牌25 - 26%,豪华品牌从20 - 21%升至25%左右,价格战源于新能源发展和供大于求,短期内竞争将持续 [15]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情况 - 2023 - 2025年月均销量从39.3万辆升至90万辆以上,渗透率从26.7%提至52.5%,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基建完善推动其成为主流选择 [17][19]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变化 - 2022 - 2025年自主品牌份额从45.9%升至69.0%,得益于新能源先发优势和产品力提升,合资品牌份额普遍下滑,日系从20.3%降至9.7%,德系从21.2%降至12.3%等,中国汽车产业从“跟跑”转向“领跑” [22][24] 中国乘用车出口情况 - 月度出口量从2022年的10 - 20万辆升至2024年的40万辆以上,2025年预计达43 - 47万辆,新能源占比从10% - 38%升至34% - 44%,得益于产业链完整、成本和质量优势,反映全球对中国汽车认可度提高 [26][28] 车企业绩情况 - 2024Q1 - 2025Q1行业分化,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402.54亿元,吉利166.32亿元,长城126.92亿元,理想2024年净利润80.32亿元,小鹏亏损收窄至6.64亿 [31][33] 手机企业跨界造车情况 - 小米汽车月销稳定在2.5万辆以上,SU7受欢迎,华为鸿蒙智行2025年5月销量达15.1万辆,市场份额3.5%左右,OPPO、vivo等也布局汽车领域,科技巨头重塑产业格局 [36][38] 未来市场规模预测 - 2024 - 2030年市场规模从3,143.6万辆增至3,639.0万辆,乘用车中新能源渗透率从46.7%提至87.4%,传统燃油车销量下降,商用车从387.3万辆增至434.0万辆 [49]
2025年中国整车行业研究报告:新能源转型加速度,智能化变革驱动产业升级
头豹研究院·2025-07-28 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