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欧盟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品生产地,2020年拥有2.9万家企业,贡献制造业总就业人数的12.3%(340万人)[2][3] - 化工行业是欧盟制造业中增加值和投资额最高的行业,2018年增加值达3350亿欧元,投资额2300亿欧元[4][6] - 石化产品是欧盟化工行业增加值最高的细分领域,占比32%,其次是消费化学品(17%)和塑料(11%)[7][8] - 欧盟化学品销售额占全球13%,仅次于中国(43%),但份额从2003年的28%持续下降至2023年的13%[15][17][19] 市场结构 - 欧盟化学品销售额按国家细分,德国占比最高(33%),其次是法国(14%)和意大利(10%)[8] - 欧盟一半以上化学品供应给工业界,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占比最大(16%),建筑行业占5%[10][11][12] - 2023年欧盟化学品销售额6550亿欧元,同比下降12.4%,其中出口占比34%,欧盟国家间销售占比59%[19][22] 竞争劣势 - 欧洲乙烯生产成本是美国的3.2倍,能源价格是美国的3.3倍,导致全球竞争力下降[35][43] - 2023年欧盟化学品产量同比下降8.5%,较疫情前低11%,产能利用率仅75%,低于历史平均水平81%[44] - 2013-2023年欧盟化工资本开支增速(60%)落后于中国(79%)和美国(64%),研发支出增速(25%)也低于中国(100%)[25][30] 政策影响 -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天然气进口减少40%,计划2027年前完全摆脱对俄能源依赖[34][35] - 欧盟碳关税将于2026年全面实施,覆盖化肥和有机化学品,过渡期要求企业按季度报告碳排放数据[56][58] - REACH法规修订提案要求产量超1000吨的化学物质3年内完成注册,检测费用高达8.5-57万欧元/种[71][72] 产能退出 - 2023-2024年欧洲化工行业将永久关闭1100万吨产能,主要因能源成本高企和监管趋严[43][75] - 陶氏计划关闭德国博伦乙烯裂解装置(2027年)和英国硅氧烷工厂(2026年)[75] - 英力士出售复合材料部门并关闭德国苯酚工厂(65万吨/年),利安德巴塞尔关闭荷兰环氧丙烷装置(31.5万吨/年)[75][77]
环保监管严格和能源成本高企,化工巨头产能退出欧洲市场
2025-08-07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