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简报:小体积大能量:伸缩线充电器如何重塑充电生态-20250812
头豹研究院·2025-08-12 20: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核心观点 - 伸缩线充电器因便携性和多元场景应用优势有望逐步取代传统充电器成为主流手机充电设备 [3] - 伸缩线充电器在空间管理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充电器,体积相当于传统充电器加缠绕数据线的50%,重量普遍在100-200g [3] - 伸缩线充电器收纳效率提升50%以上,满足用户对出行便捷性充电的需求 [3] - 主流手机伸缩线充电器数据线长度普遍超过60cm,应用场景覆盖居家、车载、户外等多元化场景 [4] - 快充技术已成为伸缩线充电器产品升级的重要方向,目前主流功率范围在35-67W之间,头部厂商产品功率已达100W-140W [7][8] - 全球伸缩线充电产品总销量从2021年的894万件上升至2024年的1337万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36% [15] - 全球伸缩线充电产品行业CR5约为50%,倍思、绿联、罗马仕、品胜和安克为前五大品牌 [18][19][22] 传统充电器 vs 伸缩线充电器 - 伸缩线充电器集成伸缩数据线,收纳后无外露,体积紧凑,而传统充电器数据线缠绕后体积增加50%-100% [2] - 伸缩线充电器一键伸缩收纳耗时<5秒,传统充电器手动缠绕耗时>10秒 [2] - 伸缩线充电器更适合旅行、出差等高频移动场景,传统充电器更适合居家、办公等固定场所 [2] 快充技术应用与创新 - 伸缩线充电器已实现67W甚至100W高功率快充,如倍思灵动充67W可在35分钟内将iPhone 16 Pro电量充至50%以上 [7] - 头部厂商倍思推出的氮化镓桌面充电器功率达100W,多合一桌面充电器功率上升至140W [8] - 厂商通过石墨烯涂层、智能温度传感器等设计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7] - 未来伸缩线充电器将具备智能功率分配功能,根据不同连接设备进行快充功率精准自动分配 [8] 产业链与市场空间 - 产业链上游包括充电模块、继电器、接触器等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为充电器品牌制造商和方案设计商,下游为零售渠道及终端消费者 [13][14] - 中游制造商规模较小,研发能力有限,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频发 [14] - 全球伸缩线充电产品行业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为倍思、绿联等年销量150万件以上的头部厂商,第二梯队为罗马仕、品胜等年销量100-150万件的厂商,第三梯队为安克等年销量100万件以下的厂商 [18][20]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品牌可通过强化技术创新、针对特定功能或场景优化、与热门IP联名、定制性价比产品、完善售后服务、扩大销售渠道等策略赢得竞争优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