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速推进智能终端全面发展,强化模型算力数据三维能力
长城证券·2025-08-28 16:18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3]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2] - 强化模型、算力、数据三维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创新、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与算力资源优化[3][6] - 智能终端(如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等)作为"人工智能+"商业化核心载体,将加速发展并带动全产业链投资机会[2][6] 重点公司财务与评级 - 沪电股份(002463 SZ):买入评级,2025年预测EPS 1.85元(PE 31.83倍),2026年预测EPS 2.45元(PE 24.04倍)[1] - 美格智能(002881 SZ):买入评级,2025年预测EPS 0.73元(PE 77.25倍),2026年预测EPS 0.92元(PE 61.29倍)[1] - 中际旭创(300308 SZ):买入评级,2025年预测EPS 7.6元(PE 42.78倍),2026年预测EPS 8.29元(PE 39.22倍)[1] - 中国移动(600941 SH):买入评级,2025年预测EPS 6.79元(PE 16.02倍),2026年预测EPS 7.23元(PE 15.05倍)[1] - 工业富联(601138 SH):买入评级,2025年预测EPS 1.55元(PE 29.5倍),2026年预测EPS 1.78元(PE 25.69倍)[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算力基础设施:光模块(新易盛、华工科技)、光芯片(源杰科技)、IDC(英维克、数据港)、服务器(浪潮信息、中科曙光)[7] - 智能终端硬件:PCB(沪电股份、深南电路)、连接器(鼎通科技、瑞可达)、掩膜版(路维光电)、线缆(新亚电子)[1][7] - 应用生态:智能网联汽车域控制器(德赛西威、华阳集团)、MR产业链(兆威机电、鹏鼎控股)、操作系统(中科创达)[7] - 卫星互联网:海格通信、铖昌科技、中科星图等[7] - 量子通信:国盾量子、IBM等国际企业[7]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2027年目标: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 - 2030年目标: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2] - 2035年目标: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