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孕妇零食行业专为满足不同孕期营养需求和反应而设计 强调营养与健康 品牌主打零添加 健康原料等标签 [4] - 市场规模增长受孕期营养健康意识提升 母婴市场红利与政策支持推动 [4] - 未来行业将受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双重驱动 孕味食足等发布团体标准推动科学化生产 [4] - 母婴行业向家庭健康生态延伸 孕妇零食与智能穿戴设备 健康管理服务联动开辟新增长极 [4] 行业定义 - 孕妇零食指根据不同的孕期营养需求和孕期反应专为孕妇研发的零食产品 [5] - 主要包括营养补充类(如钙片 铁剂 叶酸等) 保健食品类(如孕妇奶粉 孕妇营养棒等)和休闲食品类(如坚果 果干 饼干等) [5] 行业分类 - 基于使用人群可分为适合普通孕妇的零食(如水果 坚果 全麦面包等)和适合有特殊需求的孕妇的零食(如体重偏重孕妇控制高脂肪零食 血糖不稳定孕妇少吃高糖零食) [6][7][8] 行业特征 - 产品强调营养与健康 包括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食品 以及低糖 低盐 低脂 高纤维的健康零食 品牌如孕味食足 a1+孕研所等主打零添加 健康原料 高蛋白 低GI等标签 [10] - 目标消费群体明确 市场针对不同孕期阶段及特殊营养需求的孕妇群体进行精确细分 品牌如孕味食足通过科学调研提供专为孕早期 中期 晚期定制的营养坚果等 [11] - 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 遵守《食品安全法》《婴幼儿及孕妇食品卫生规范》等法规 对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设定严苛标准 禁用山楂 植脂末等可能对孕妇及胎儿存在风险的成分 覆盖理化 微生物 污染物指标的严格检测流程保障产品绝对安全 [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2000-2001年):外国营养补充理念和产品进入中国 传统保健理念与现代营养科学初步结合 但市场认知不足 产品研发初步 监管体系欠缺 [15] - 启动期(2000-2020年):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知名企业进入市场探索专业化产品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推动孕妇群体数量和需求显著增加 消费升级与产品多样化 电商与新零售兴起 [16][17] - 高速发展期(2020-2025年):疫情期间消费转型 消费者对免疫和营养健康关注度上升 线上渠道和O2O模式普及加速行业数字化升级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个性化营养方案等创新产品 [17][18][19] - 未来趋势:品质及个性化需求驱动 智能化与跨界融合(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营养监测应用) 监管进一步严格 [18][1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和食品包装供应商 原材料包含白糖 原奶等多种农副产品 价格波动大 2024年4月至2025年5月白糖期货价格由6,581元下滑至5,508元后又上升至5,890元 原奶价格持续走低 2025年1月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12元/千克 同比下降14.6% 较高点下跌28.8% [21][25][26] - 环保压力引发食品包装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的重视 可降解材料市场渗透率2025年预计突破9% 食品安全新规要求原材料检测成本增加12-15% [27] - 中游为孕妇零食品牌商 分为功能性营养品牌商(如孕味食足 主打科学分阶营养) 休闲健康零食品牌商(如梅朋友 主打健康无添加)和跨界整合型品牌商(如小鹿蓝蓝 覆盖母婴全周期) [22][28] - 下游消费者 口味是影响孕妇购买零食的主要决定因素 2024年市场规模超30亿元 线上平台销售额占比超50% [30] 行业规模 - 2020年—2024年市场规模由20.16亿元增长至34.6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50% [31] - 预计2025年—2029年市场规模由44.71亿元增长至79.1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35% [31] - 增长驱动因素:孕期营养健康意识提升(超80%孕妈专门购买孕妇零食 18%以上95后孕妈高频消费) 母婴市场红利与政策支持(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及2021年三孩政策落地) [33][34] - 未来增长驱动:行业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孕味食足2025年发布团体标准) 母婴行业向家庭健康生态延伸(智能手环监测营养数据推荐定制化零食方案) [35][36] 政策梳理 -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强调营养强化与食品安全原则 间接促进孕妇零食行业注重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 [37] -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要求食品标识清晰易读 防止虚假或误导性宣传 推动行业强化原料溯源和营养精准标注 [37] - 《孕妇零食通用技术规范》:要求使用天然无污染食材 禁止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和添加剂 规定必需营养素含量 严格控制糖分 脂肪和盐的含量 [39] - 《孕妇营养坚果》:规定原料选择 加工工艺 营养成分 卫生指标及包装标识要求 确保孕妇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39]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规定优质蛋白质来源及含量占质量的18%--35% 要求标签标示与其他同类产品同时食用时注意用量 [39]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孕味食足 第二梯队为梅朋友 孕小饱 [40] - 市场高度分散 CR3仅为8.5% 原因包括需求端扩容但行业缺乏专用标准 代工模式占比超70% 新品牌通过低成本贴牌快速入局 资本集中流向头部品牌(孕味食足累计融资超1.2亿元) [41] - 孕味食足作为头部企业 凭借科学分阶营养理念 全链条品控体系以及强大研发能力引领行业发展 构建覆盖备孕 孕期 月子及哺乳期的产品服务体系 [42] - 未来竞争格局变化:政策趋严(如2025年《孕妇零食通用技术规范》)将淘汰无资质小作坊 头部品牌通过并购区域厂商加速整合 CR3有望从8.5%提升至15% 功能性 场景细分及线上渠道(占比或突破60%)成为新增长极 [43] 上市公司速览 - 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营收规模45.8亿元 同比增长-14.1% 毛利率24.7% [45] - 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603719):营收规模60.0亿元 同比增长-14.3% 毛利率28.5% [45]
孕妇零食:孕期营养新赛道,孕妇零食成健康与美味兼得新宠儿,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2025-08-28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