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显示交易型指数基金在多个板块出现显著资金流动差异 其中大科技板块获得最大资金净流入261.95亿元 而综合类指数如科创50遭遇最大资金流出135.45亿元[6][7] - 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分化 创业板指周涨幅达7.74% 科创创业50指数涨幅高达11.14% 但资金均呈净流出状态[6] - 债券和商品类ETF中 可转债板块资金净流入65.77亿元 而黄金ETF遭遇26.14亿元资金流出[12] 综合类指数资金流向 - 上证50规模1594.56亿元 周涨1.57%但资金净流出29.47亿元[6] - 沪深300规模9834.49亿元 周涨2.81%同时获得9.34亿元资金净流入[6] - 中证500规模1401.20亿元 周涨3.16%但资金净流出49.31亿元[6] - 科创50规模1812.21亿元 周涨6.83%却遭遇最大单板块资金流出135.45亿元[6] - 创业板指规模1264.48亿元 以7.74%涨幅领跑宽基指数 但资金净流出38.05亿元[6] - 恒生指数规模67.23亿元 周跌0.67%但获得1.22亿元资金净流入[6] 行业主题ETF表现 - 大科技板块规模2166.88亿元 周涨5.22%并获261.95亿元最大单板块资金净流入[7] - 大金融板块规模1284.83亿元 周跌1.00%但获得130.96亿元资金净流入[7] - 大周期板块规模214.16亿元 周涨4.52%且获115.43亿元资金净流入[7] - 大制造板块规模728.18亿元 周涨4.02%但资金净流出5.98亿元[7] - 碳中和主题规模130.51亿元 周涨2.93%且资金净流出1.78亿元[7] 风格策略类ETF - 红利策略规模598.77亿元 周跌0.78%但获6.34亿元资金净流入[9] - 成长风格规模73.06亿元 周涨6.34%且获3.61亿元资金净流入[9] - 红利低波策略规模435.35亿元 周跌1.25%且资金净流出5.84亿元[9] - 中特估概念规模516.33亿元 周涨0.50%但资金净流出3.18亿元[9] QDII及跨境ETF - 纳斯达克100ETF规模784.21亿元 周涨1.44%且获10.34亿元资金净流入[11] - 港股科技板块规模926.09亿元 周涨1.11%并获64.26亿元最大跨境资金净流入[11] - 标普500ETF规模208.37亿元 周涨0.72%且获0.29亿元资金净流入[11] - 港股医疗板块规模272.31亿元 周跌2.60%但获4.86亿元资金净流入[11] 债券与商品ETF - 可转债ETF规模438.59亿元 周跌2.75%但获65.77亿元最大固收类资金净流入[12] - 30年期国债ETF规模89.69亿元 周涨0.29%且获23.69亿元资金净流入[12] - 黄金ETF规模708.87亿元 周涨1.47%但遭遇26.14亿元资金净流出[12] - 短融ETF规模293.41亿元 周涨0.05%且获24.61亿元资金净流入[12] 指数增强类ETF - 创业板指增强规模4.69亿元 周涨8.67%且获0.23亿元资金净流入[12] - 科创创业50增强规模0.62亿元 周涨10.64%且获0.12亿元资金净流入[12] - 中证500增强规模19.78亿元 周涨3.22%且获2.28亿元资金净流入[12] - 沪深300增强规模32.09亿元 周涨1.51%但资金净流出1.81亿元[12]
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20250904
长城证券·2025-09-04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