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中国过敏性疾病药物行业系列报告(二):哮喘生物制剂治疗现状与联合疗法探索
头豹研究院·2025-10-13 22:0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市场正处于“需求升级-技术突破-政策赋能”的黄金发展期,未来有望形成覆盖全病程、全人群的创新生态体系 [10] - 针对IL-4R、IL-5等多靶点的联合阻断药物研发加速,有望解决现有疗法对部分患者疗效不足的问题 [10] - 生物制剂为经标准治疗仍无法控制的重度哮喘患者带来了多元且精准的新增治疗方案 [12] 行业发展现状:定义与分类 - 过敏性哮喘是由过敏原引发、主要由Th2细胞介导且常伴其他过敏性疾病的一类哮喘 [6] - 与非过敏性哮喘相比,过敏性哮喘通常发病更早且有家族遗传倾向,合并过敏性鼻炎最常见 [6][8] - 过敏性哮喘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广泛而长期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8] 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 - 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2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9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为9.8% [5][9] - 预计未来将以年复合增速15.6%增长,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67亿元 [5][9] - 中国过敏性哮喘患者已超4,000万人,且每年新增患者近百万,持续扩大的患者群体直接拉动药物需求 [9] 行业用药情况:靶向生物制剂 - 目前有四类生物制剂已获批用于哮喘治疗,分别是抗IgE、抗IL-5/IL-5R、抗IL-4R和抗TSLP单抗 [12] - 抗IgE单抗(奥马珠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36.8亿美元;抗IL-4Rα单抗(度普利尤单抗)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115.2亿美元 [12] - 抗TSLP单抗(特泽利尤单抗)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非2型哮喘的生物制剂,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12.2亿美元 [12] 行业用药情况:化学药物 - 哮喘治疗化学药主要包括控制药物(如ICS联合制剂)和缓解药物(如SABA) [15][16] - 控制药物中的ICS等联合制剂凭借有效控制炎症的作用维持稳定市场份额;缓解药物里SABA等化学药能快速缓解症状,销量增长明显 [5][16] 行业药物研发进度:TSLP靶点 - 全球仅一款TSLP单抗(特泽利尤单抗)上市,于2024年11月在国内申报上市 [19][21] - 中国多家企业积极布局TSLP靶点,正大天晴的Bosakitug处于临床Ⅲ期,恒瑞医药的SHR-1905、麦济生物的MG014等均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19][21] - BD领域交易活跃且金额可观,如恒瑞医药与Aiolos Bio就AIO-001的合作涉及高达10.25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 [21] 行业药物研发进度:其他靶点 - 中国过敏性哮喘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呈现多元靶点推进态势,涵盖IL-5、OX40、IL-4Rα、IL-13与TSLP、IgE等靶点 [22] - 康诺亚研发的针对IL-4Rα靶点的司普奇拜单抗已进入临床III期;安进的Rocatinlimab(OX40靶点)等众多药物处于临床II期 [22][23] - 部分候选药物已推进至临床Ⅱ期及以上阶段,未来或将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治疗方案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