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美股市场面临贸易摩擦升温与区域性银行坏账风险的双重压力,但美联储宽松预期、企业亮眼财报以及APEC会议前的谈判窗口为市场提供了支撑,预计美股将维持震荡上行态势 [1][3][16] - "蟑螂理论"发酵警示潜在风险可能比表面更严重,避险情绪升温导致防御型板块表现强势 [1][15][18] 贸易摩擦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升温是扰动美股的核心变量,10月10日特朗普威胁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全部出口产品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引发市场回调 [3][4][6]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加剧供应链担忧,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量超60%,精炼产能占比超90%,新规要求稀土价值占比0.1%以上的商品需获出口许可 [5] - 贸易摩擦导致纳斯达克100指数单日大跌3.49%,VIX指数跳升至22点,但市场耐受度提升使跌幅小于4月初调整 [6][8] - 特朗普称不会取消中美元首会晤,副总统万斯释放重启谈判信号,市场情绪缓解,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板块表现强势 [3][9][11] 货币政策支持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保留10月降息可能性,并暗示未来几个月可能停止缩表,为市场提供宽松预期支撑 [3][11][12] - 鲍威尔旨在避免重演2019年9月"钱荒"事件(隔夜回购利率飙升至10%),宽松政策将利好流动性敏感的科技和成长板块 [12][16] 企业财报与风险 - 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投行业务强势回升,摩根士丹利股价单日涨幅超6% [3][13][15] - 科技板块需求强劲,阿斯麦订单金额超预期,台积电营收略高于指引,反映AI竞争推动需求增长 [3][13] - 区域性银行Zions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因不良商业抵押贷款投资基金欺诈蒙受损失,引发"蟑螂理论"担忧,银行板块普跌拖累市场 [3][15] 未来市场展望 - 政府停摆影响有限,2018年12月停摆后市场很快反弹,投资者更关注政策解决路径而非风险本身 [16] - APEC会议(10月31日-11月1日)为中美谈判提供关键窗口,市场预期贸易冲突避免升级,为美股提供短期缓冲 [3][16] - 美联储宽松政策抬升估值,尤其利好科技和成长板块,叠加企业基本面支撑,美股或维持震荡上行 [3][16]
美股策略:宽松预期不抵避险情绪:“蟑螂理论”发酵,避险情绪进一步升温
2025-10-17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