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调研简报-20251024
头豹研究院·2025-10-24 20: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3][4]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技术方案已率先实现产业化落地和装车应用 [4] - 2025年第一季度 固态电池领域融资超过180亿元 占新能源赛道总融资额的45% [4] - 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搭载率达到22% 较2023年的5%实现显著提升 [4] - 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 预计全球主流车企的装车时间集中在2026-2030年 2027年成为量产关键节点 [5] - 中国在全球固态电池产业中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凭借快速产业化和成本优势有望在固态电池时代占据主导地位 [11] - 预计到2030年 中国固态电池产能将超过400GWh 占全球总产能的60% [10] 固态电池市场表现与产业化进程 - 半固态电池开始量产装车 其材料体系与液态电池变化较小 工艺设备重合度高 可继承现有成熟产业链 [4] - 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仍面临技术瓶颈、成本高昂、产业链不完善等多重挑战 [5] - 政策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2025年相关部门推出《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为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提供统一标尺 [6] - 固态电池未来市场空间广泛 应用场景拓展至新能源汽车、eVTOL、人形机器人、储能系统等 [28] - 在eVTOL领域 固态电池成为首选动力源 预计2026年eVTOL市值空间达95亿元 2031年电池市场有望达到百亿级 [28] 全球研发进展与技术路线对比 - 全球固态电池研发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五个国家和地区 [9] - 日本固态电池研发布局起步最早 技术和专利全球领先 主流技术路线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9][10] - 韩国选择氧化物和硫化物路线并行 欧洲以聚合物路线为主 美国全路线布局 中国主要企业侧重氧化物路线 [9] - 日本企业在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中占比达68% 拥有全球63%的相关专利 [10][11] - 中国企业采取多元化策略 头部企业主攻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11]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固态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可分为头部企业和第二梯队 [14] - 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广汽集团等聚焦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应用 [15] - 第二梯队企业如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国轩高科等选择先推动半固态电池量产以抢占市场 [16] - 半固态电池已迈入产业化阶段 成为液态向全固态过渡的关键方案 [16]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后大规模应用 2025-2030年将进入小批量量产 [15] 主要企业研发进度与应用 - 宁德时代在聚合物和硫化物产业化领先 2025年进入全固态电池装车验证阶段 预计2027年小批量生产 [22] - 比亚迪采用硫化物电解质+高镍三元正极+硅基负极 2025年启动装车试验 预计2030年能量密度达400Wh/kg [22] - 清陶能源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68Wh/kg)已量产 目标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氧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能量密度420–480Wh/kg) [22] - 卫蓝新能源氧化物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已为蔚来150kWh电池包供货 [22] - 国轩高科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已装车 全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 [22] 技术发展趋势 -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分为半固态过渡期(至2024年)、全固态产业化验证期(2024-2026年)、示范应用期(2026-2028年)和推广期(2028-2030年) [27] - 2025-2026年将进入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设备迎来持续迭代优化阶段 [20] - 全固态电池材料、结构、工艺等技术路线预计在2026-2028年趋于定型 [27] - 行业竞争焦点将从技术验证逐步转向降低成本 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27]